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11日讯(记者 董非 实习生 黄銮娜)“医学的进步使失去尊严的人重新获得尊严。”“感谢伟大的医者,救治病患,给予生命希望。”广西患者小那(化名),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脊柱拧成了几乎对折的麻花,经全国知名脊柱外科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副院长王林团队救治后,身高从131cm“长”到了155cm,脊柱矫形手术使他的躯干平衡、功能、外观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一案例经媒体广泛传播后,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医学的敬畏和对医生的敬仰。
脊柱拧成麻花的小伙被他“掰”直了
2023年11月30日,经过术后康复的小那特意从广西到深圳复查。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脊柱外科门诊,王林仔细地问诊,并经检查确认,小那可以卸下支具。
“回去以后我就能真正地上大学了。”小那说,他曾经以为自己的人生“就那样了”,没想到碰到深圳医生,让他从此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期盼。
小那五六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身体歪歪扭扭的,不对称,直到两岁多父母才给上户口。因为身体的原因,小那一直很自卑,在班上沉默寡语,但在学习上非常认真,是班上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小那的身体越来越差,一走路就心慌气短,不论站着还是坐着都腰酸背疼;更可怕的是,高三时期,他先后七次呕血,多次住院,错过了进入普通高考班的机会,最终只能参加职教高考。病情成了他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经诊断,小那为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侧凸角度达到135度、后凸角度达到138度,一半以上的胸椎椎体有超过90度的严重旋转。简单的说,他的脊柱已经拧成了几乎对折的麻花,而且由于胸腔和腹腔的容积显著减小,心肺、胃肠等内脏受到严重压迫,导致出现呼吸、消化、循环等功能障碍。
确诊时,小那18岁,身高却只有131cm,体重32公斤。如果不及时治疗,小那可能因频繁呕血而产生死亡风险。
考虑到小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王林为小那制定了“头盆环牵引+手术矫正”的治疗方案,并委派重建骨科专家陈建文主任前往广西凌云县当地为小那实施头盆环固定手术。牵引治疗期间,小那还戴着支架,坐车去参加了高考。
经过4个月的牵引治疗,小那的脊柱畸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后凸角度从138度减少到70度,侧凸角度从135度减少到51度。
王林医生为小那开展矫形手术。
2023年8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王林主刀为小那实施矫形手术。手术要通过软组织松解和截骨进一步矫正畸形,随后在长达13节椎骨的范围内置入几十枚钛钉,通过钉棒的牢固结合和支撑替代外部的牵引架。由于小那脊柱畸形严重,且伴有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脊髓纵裂等,这台手术开展起来并不容易。
“这在难度和风险上几乎就是脊柱手术乃至整个骨科手术的‘天花板’”。王林介绍说,“要不要做手术?如果不做,这个孩子将会有生命危险;做什么样的手术?只有彻底矫正一条路可选。但是,彻底矫正也就意味着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风险高;意味着从建立输液通道到手术体位摆放,从保证充分植骨到预防术后感染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兼顾。”
手术从8月9日上午开始到10号凌晨才结束,虽历经困难,但圆满成功。
从治疗前的131cm,到手术后的155cm,小那的身高增长了24厘米,体重也慢慢增加。更重要的是,脊柱畸形的矫正使他的躯干平衡、功能、外观等等方面都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善,开启了新的人生。
出院前小那向王林医生团队献锦旗。
让小那重获新生的王林医生,是全国知名的脊柱畸形和脊柱外科专家。他在骨科及脊柱外科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验,每年主刀完成手术300例,会诊10000人次,具有丰富的脊柱畸形矫治经验。
“医患是联盟,应合力对抗病魔”
南科大医院急诊科曾接诊一名20多岁的患者。这是一名程序员,突发瘫痪,送到医院时已经发作5-6个小时,手脚完全不能活动。
经过诊断、拍片检查等流程,王林及其团队确认患者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急性颈椎间盘脱出。
“无论是椎管狭窄还是间盘脱出导致的神经损害都需要手术治疗,椎管狭窄从颈后入路,间盘脱出从颈前入路,无论是前路还是后路,类似的手术之前都做了很多,但像这样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需要‘一前一后’手术的病例还是第一次遇到。”王林介绍说。“像这种突发瘫痪的急症,早一小时做手术比晚一小时做手术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确认患者具体情况后,王林及其团队很快便为患者制定了“先前再后”的分期手术方案。首先紧急完成前路手术,摘除脱出的巨大椎间盘,解除神经的急性压迫;三天后再进行后路手术,彻底扩大狭窄的椎管。
“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完全符合我们的手术规划预期,第二次手术后一周就康复如初,不仅能够自如的活动行走,还在病房里开始重新敲代码了。”王林欣慰地说道。
另一位患者是89岁老人,由于身体和年龄原因,患者是不耐受长时间手术的。王林及其团队在设备的辅助下——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在严格限制的时间内精准、安全地完成了手术,而且创口保证在1厘米之内,实现了团队现在想要达到的目的。
临床病例见得越多,摸索得越多,王林也就更明白了病患的需求。“医疗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医生和病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疾病,缺少谁的参与都不现实。”其中,医生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疾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尽力使病患了解病情变化、手术的短中长期疗效。“患者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医疗技术,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我们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利用数字与智能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200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之后,王林被留校分配至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工作,至此便与骨科结下了不解之缘。“骨科是西京医院最好的科室,当时我能够被分配在西京骨科,得到临床训练培养,以及非常严格且正规的临床教育、临床思维和职业操守的熏陶,我认为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至今让我获益匪浅。”
2018年,王林加盟南方科技大学,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导师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副院长、骨科医学部副部长。
兼具导师、医生身份,王林一方面注重医学生、年轻医生的培养,一方面不断精进自己的临床技术。如今的他是国内脊柱畸形及脊柱外科知名中青年专家,他率先将机器人、混合现实、导航、3D 打印等各种智能与数字外科高科技应用于手术实践,开创了多个国际国内首例。2014年,他主刀完成全国首例Mazor Renaissance机器人颈椎手术,并于2019年先后完成全球首例混合现实(MR)导航脊柱外科手术、全国首例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
在王林看来,外科发展史上,技术引领甚至改变临床治疗理念。他说,机器人的误差在1毫米以内,人的眼睛和手跟机械臂、可透视的设备相比,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精确度。医生只需设计手术方案、适应并熟练使用辅助设备,强强联合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机器人与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加盟,为外科医生赋能,让手术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
据王林介绍,当前南科大医院使用的是第三代“天玑”机器人,机器人手术数量已积累达到?台以上,成功率100%,是华南地区做O型臂辅助“天玑”机器人手术最多的医院。
脊柱是人体的“第二生命线”,具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在临床中,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等都是由于脊柱变化造成的。
谈及脊柱疾病,王林说,目前比较高发的是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已呈现普遍化、年轻化、重症化趋势。从医多年,他观察到,很多患者因害怕手术,能忍则忍,能拖则拖,有些人很遗憾地错过了微创手术的机会,最后只能做风险更大的手术。他提醒道,颈椎、腰椎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治疗,需要手术的不能拖。预防颈椎病、腰椎病,要避免久坐久卧、蜷曲沙发、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翘腿、夹颈打电话、直腿弯腰提重物等不良生活习惯。
▼ 南科名医介绍 ▼
脊柱外科
王林
南科大医院副院长,骨科医学部副部长,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科大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脊柱畸形及脊柱外科国内知名中青年专家。主刀完成全球首例混合现实(MR)导航脊柱外科手术(2019);主刀完成全国首例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2019);主刀完成全国首例Mazor Renaissance机器人颈椎手术(2014)。
擅长治疗疾病范围:
1.复杂及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矫正;
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脊柱脊髓损伤、椎管内肿瘤;
3.胸椎黄韧带/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根治;
4.颈肩痛/腰腿痛、手足四肢抽痛/麻木/无力等脊柱外科常见病症的综合诊疗。
举报/反馈

深圳新闻网

109万获赞 60万粉丝
青春活力创新数媒
深圳新闻网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