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都听说过这本书,在网上也有好多人推荐,但自己真心没读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拿到手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并没有按照书中的顺序读,而是从最后一章,人生五件套读起的。
因为我也正在践行,早起、读书、跑步、写作,只是冥想在读《早起的奇迹》时,做过一阵子,但总觉得自己的腹式呼吸没有完全掌握,做起来感觉不太一样,就没继续做。
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好处吧,总共有四点:
之前是想得多,做得少,现在是想,就去做,先完成,再完美。之前确实有些好高骛远,看到别人怎么怎么样,就认为自己也可以,于是做了各种计划与目标,结果却一败涂地。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并没有真正重视当时的计划,只是跟风做,再加上自己着急改变,并没有全方位拆解自己,就是硬着头皮简单粗略的写计划,没有真正实施的具体步骤。虽然前期也是打鸡血式的做了一些,但只是为了应付形式,自欺欺人而已。通过周岭老师的介绍与解释,才了解要设置在拉伸区的目标与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实施。于是不再好高骛远,而是实事求是,只从一件小事做起,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比如跑步,比如写公众号,都是先做起来,前期不给自己太大的任务,只要完成一小点儿就完成任务,兴趣高可以再继续。这样反而激发了热情,跑步从7月份一直坚持跑到现在,公众号也是从6月份公开写作一直写到现在。而我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因为今年6月份暂停工作,决定边看书学习边做公众号,在8月底开通流量主,后台每天都有收入。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再加上平台的推荐,9月和10月各方面数据都很好。但是,在11初,因为接了一条广告,再加上自己的一个小失误,一下子没有推荐了,心里发慌,说不上特别焦虑,但确实有些发愁。那时候都没有心气每天更文了,只是硬着头皮写,因为开通流量主之后,就要求自己每天更文,现在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有些萎靡不振了。好在,看认知觉醒时,周岭老师并不赞同每天发文,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用心写好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再去发表。看到周岭老师的说法,一下子释然了,我也不用每天发文啊!后来,在个别的时间里,偶尔会有1、2天没有发文,自己也不会觉得有负罪感,反而轻松了很多。说实话,在看认知觉醒之前,对于大脑结构、脑回路、学习金字塔、深度沉浸、舒适区边缘、拉伸区、心流通道、关联学习、元认知、认知闭合、成长权重等概念是模糊的,或者有些根本不知道,不懂。看了书之后,才了解大量的知识点,让自己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进而才能做进一步的关联。也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真正的改变,并不是身自不想改变,而是我们的大脑在主导着背后的一切。就如周岭老师说: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任何事物都是有方法论的,就像粥老师讲写作也有方法论,我们如果能跟着新认知的方法论来做事情,会事半功倍。之前也读了一些书,但是大部分都忘记了,有时候还为读过的书记不住而心生怀疑。为什么看了很多的书,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书我们并没有看懂,也没有从书中真正懂得道理,只是书看过了,道理知道了。通过认知觉醒,我才知道,书不一定要,每一字,每一行,每一段都认真仔细看。是看自己需要的内容,理解自己有感悟的内容,去行动自己需要改变的内容。哪怕书上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成为改变的源动力。因为书上的某一部分内容,让自己去认知,去实践,去行动,去改变,哪怕是行动与改变了小小的一部分,也算是没有白看这本书。与其追求每年多少本的数量,不如通过一本书改变了多少。我不再追求一本书要1周读完,我可以一个月读完一本书,认知觉醒就是哩哩啦啦一个月才看完,中间反复翻阅,反复查找相关的资料,才让自己有特别大的感悟。读了要用,不用等于白读,既浪费时间与精力,又消耗钱财与情绪。以上就是《认知觉醒》这本书带给我特别浅显的认知,看似简单,却是基本逻辑。就像《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说:最高效的学习,是抓住事物的底层逻辑。周岭老师36岁前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是“醒着的睡着的人”,只是在后来的时间里,他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改变,才慢慢觉醒。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不断学习,保持耐心,坚持行动,终究会有蜕变的一天。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亲自动手将它创造出来。点个在看+分享,愿你我决心改变,共同觉醒,收获全新的自己。如果喜欢,也下单买一本吧,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