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抑郁症等心境障碍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家长们反馈,孩子一去到学校就有可能精神抑郁,大脑焦虑写字手抖,已经达到了没有办法学习的地步症状,我们很多家长都在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魔幻现象的时候。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们陷入沉思。
中科院心理就曾发布过一组青少年抑郁症 数据: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1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25%—30%;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8%。有家长反应:我家孩子晚上两点半还写不完作业,早上七点二十就要到校,一天睡觉只有四个小时,孩子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也处在崩溃边缘!
作为父母我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类似的情况,家长们也焦虑的不得了,作为孩子他们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当他们用各种理由来避免自己面对的问题,比如学业的压力或者说是人际的压力,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往往会严厉的呵斥他,这又会反过来不断的强化他内在的行为方式,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形成恶习。
依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如果孩子在16-18岁之前,父母的行为干预是非常有效果的,在16-18岁以后,那么父母的认知干预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非常的大,有的孩子天生敏感脆弱,有的孩子天生神经大条,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父母的管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对天生敏感的孩子不断的进行言语上的攻击,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他心理上的障碍,所谓响鼓不用重擂,后者我们父母就需要多的耐心,所以在意识疗法里提倡,我们一定要从孩子的人格入手引导孩子。
我们要用实际的行动来引导孩子人格的健全,那么它包含了三个层面的要素,第1个层面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孩子即便有了抑郁症焦虑的倾向,但这并不是他们拒绝生活的理由,让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培养他的规则意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制定一定的规则,比如说他吃完饭自己洗碗,他睡觉起来要自己叠被子,做完了就给予奖励,做不完给予适当的惩罚,一定要制定让他能够完成的规则,培养他的自信心。
第2个层面就是要共情孩子,孩子厌学自然有他们的理由跟原因,所谓空穴不能来风,我们只有共情孩子才能够找到厌学的原因,比如说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或者是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排挤跟霸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身的状态也非常的重要,有时候我们是希望孩子好好的上学,就是在无意识之间把自己的压力强加给孩子,而实际上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孩子有无限的可能,也有很多其他成就自我的道路,这是家长需要做的心理建设!
第3个层面就是引导孩子去感知这个世界,因为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可能都是按照父母制定好的道路在蹒跚前行,这样他们就没有办法看到生命当中更多的可能性,那么他们就会变得非常的偏执极端,变得没有任何的迂回的可能,比如可以带着孩子做短途旅游,可以带着孩子去感知四时风景,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会很抗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慢慢的柔软下来,让他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有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心理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并不是孩子不想变好,而是他的生理状态不允许他变好。其次,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尽管孩子有很多看似非常难以接受的习惯性行为,这种习惯可以用另外一个习惯去代替,要明白这也是他们解决压力的方式,当压力消失的时候,那么这个习惯它也会慢慢的消失!
第三就是要学会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只有人格健全了以后那么即便遇到了心理危机,他自己也可以去解决了,因为他学会了自洽能力!第四就是父母自身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说心理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而原生家庭里面父母却是塑造家庭氛围的主角,如果父母是焦虑的,就会无意识之间投射了自己的焦虑,并会形成控制欲,就会让孩子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16 —18岁以上的年龄,他们的认知成熟,他们的三观也形成,也就是我们所谓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这是我们可以从认知上来引导孩子,也就是说帮助到他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学会更多的思维模式来考虑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去钻牛角尖!
因为焦虑抑郁最大的问题在于头脑思维的过度投射,把小概率或者是经历过的事情绝对化或者是扩大化,从而给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背负各种各样沉重的包袱,让自己不断的去钻牛角尖,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入手,通过当下的行动来驯化自己的思维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塑造自上而下的精神协调性,头脑就会变得柔软,就会引导不同的思维来看待发生自己身上的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可以参考以下专栏:
实际上无论如何,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他能够享受这个世界,找到跟这个世界相处之道,才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使命跟初心,所以没有不正常的孩子,只是说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慢慢地与这个世界发生了背离或者是冲突,只有帮助孩子融入到这个世界里面,去让他看到生命当中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孩子的改变也取决于我们父母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跟孩子共同成长,假以时日再纵观这段经历,你就会发现这不过是我们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漫长人生长河当中泛起的一朵小浪花而已。
我是陳了凡,如果您在日常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心境问题,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都可以直接点击咨询卡片向我提问,也可以订阅意识疗法专栏自我学习跟疗愈,早日成为自己跟家人心理疗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