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学科普创作中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 祝益民
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事关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健康促进离不开医学科普的助力,离不开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
树立好科普意识
健康促进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各自履行对健康的责任,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医学科普是以科普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帮助公众学会自我管理健康。
医学科普工作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医学科普的首要任务是牢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键在于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并且反对、抵制不科学和伪科学的信息。
健康知识普及是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职责。医疗卫生机构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是职责所在,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业务管理和文化建设,制定实施措施,开展各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而鼓励医务人员创作更多科学权威的科普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掌握和使用健康知识,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建立好科普机制
从医学科普来讲,医疗卫生机构是主阵地,医务人员是最重要的创作者和最权威的传播者。诊疗是医生的本职工作,但是,医生想要把诊疗工作做好,健康科普必不可少。医学科普工作可以把复杂的医学知识普及给老百姓,让大家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并让大家信任和接受。通过医院、科室、个人三个层面,统筹建立推进医学科普管理工作机制十分必要,更是时代的需求。
建议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医学科普与健康促进专门委员会,组成医院多部门、多学科的队伍,形成工作合力,将科普纳入规划、建设目标、员工培训、激励措施、绩效考核等方面形成制度,建立科普评价机制,让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主体积极性,提升员工参与的获得感。
营造好科普环境
随着患者知识层面提高、公众健康需求提升,科普和健康教育既需要个性化、多样化,还要常态化,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语言、文字、插图等,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医学科普“润物细无声”。科普展示可以渗透到医疗卫生机构的每一个角落,用科普竞赛充实专业氛围,让科普讲座成为专家品牌,实现医务人员和患者良好沟通,通过医联体还可以让医学科普深入到社区,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同时,提升患者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
培养好科普人才
实际上,医学科普的目的就是强调“治未病”理念,将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落实防治结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在日常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强调不仅追求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医学科普是一门学问,把艰涩难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给公众,医务工作者同样需要付出努力。对此,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开展科普能力培训,让医务工作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及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可组建和培养科普专家团队,建立科普专家库、资源库,覆盖各部门、各科室,培养青年医师和医学生科普创作骨干。此外,医疗卫生机构还应探索创、选、赛、奖、用的科普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创作和推出科普作品,选出一批口才好又热心做科普的医务人员,定期举办科普能力大赛或擂台赛,发现科普人才,建立医学科普奖励制度(如职称晋升加分、评先评优),搭建好专家下基层巡讲平台,用好科普专家与业务骨干。
规划好科普创作
医学科普作品应覆盖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内容,包括普通民众开展日常健康管理、掌握健康科学方法、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等,创作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选题应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契合社会公众需求、回应社会热点,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专业枯燥的医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医学科普创作首先需要把握科学性,专家参与科普工作是保障科学性的根本。医学科普还要保证趣味性,公众对科普感兴趣、听得懂、做得到,才能实现让公众了解健康知识的目的。此外,医学科普还要强调时效性,任何科普都有特定的场景,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回应,效果事半功倍。
选择好科普渠道
医学科普传播可以进一步提升医院品牌知名度,科普作品文章在线首发、小视频跟进、书籍集结出版、文创产品配合推出等就是非常有效的立体推广模式。内容上,则要严格科学性审查,所有知识点均应源于文献研究。传播上,需科学设定自媒体平台传播顺序,如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视频、直播间、科普丛书多层面科普传播链,并创建融媒体联合阵地,通过多种方式用心做科普、用心做转化、热心做推广,打造深入民众、深入生活、随处可见的医学科普传播路径。
目前,信息爆炸式增长,传播渠道便捷,各类平台信息的来源、专业性、真实性、科学性并非普通民众所能辨别,增加了澄清谬误的难度。在此背景下,传播正确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权威的医学科普不能缺位。强化传播能力、提升覆盖比率、提高产出效率是摆在新时代医学科普工作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推动好科普合作
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普体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因此,医疗卫生机构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普矩阵,打通各种宣传渠道,与主流媒体和相关部门深入合作,联合推出健康科普栏目,共同发布、多媒介传播,可使科普知识更加快速地覆盖到群众身边。
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一定建筑面积的科普工作场所,倡导健康文化,探索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医学+宣传”机制,形成医学专家与宣传工作者联合创作模式,每一篇文章都由医学专家撰写医学知识点,宣传工作者结合大众传播特点进行二次创作,这样将使科普作品文字更加生动、插图更加好看、视频更加有趣,能有效弥补医学专家在创作中的不足,形成人人做科普的氛围和机制。
探索好科普评价
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科学打造医学科普管理模式,将医学科普纳入考核,纳入患者满意度测评,制定专门方案,建立台账系统管理,根据结果给予激励,鼓励各科室根据专业特色和患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医学科普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表彰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激发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服务理念转变。当患者及家属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后,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将真正从治疗疾病向健康促进转变、延伸。
举报/反馈

湖南日报

2666万获赞 97.3万粉丝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官方账号。
湖南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