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很排斥自己的情绪,也抗拒在他人面前流泪,因为担心这就是脆弱、丢脸的表现。直到某天在某个课堂,老师看到急着把眼泪擦干的我说:“我想你会哭,是因为你对这件事情很有感觉。”才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原来是被允许存在的。
有段日子同事提醒我的近期状况,经过讨论后,我发现自己已达到轻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怎么可能!我是心理咨询师呀!”这是我当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坦白来说感觉挺挫折的,甚至开始担心起身为心理咨询师的自己是不是称职。
在实习期间,有前辈提点我“如果你离你自己很远,那要如何靠近患者?”这让我意识到理解自己的重要性,陪伴着各种情绪状态的人们外,我同时也在理解着自己,不过我从没想过我会如此靠近抑郁症。
直到冷静下来后,我开始回溯自己发生什么事,试图去找到被我忽略的片刻。也许自己早就应该要停下来休息了,这可能是在之前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可能是家人离世的时候、可能是上份工作离职的时候、可能是考完证照的时候、可能是写完论文的时候⋯⋯其实我早已感到疲惫不堪,但外在环境总在催促着我快点前进,而抑郁就是内在失衡的提醒。
我在抑郁的那段时间其实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毕竟最影响我的,并不是与患者谈话的这个过程。当时的我躺在沙发上的时间变长了,即使我想动也动不起来,总是觉得睡再多都睡不饱、也不想吃东西;短时间内瘦了3至5公斤,在团队工作中我很难有什么贡献,看着伙伴们不断付出心力,我只觉得自己有够烂,情绪也变得很敏感。
虽然抑郁症期间可以继续工作,但当我情绪特别敏感的时候,可能就会让别人受到影响。
在迷茫时我接触阅读、上课、接触灵性疗愈、人类图、家族排列、求神问卜、咨询等方法,不是期待有什么答案,而是希望能有个方向可以让我看得更清楚。我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谈论自己,在话语间充斥着自我批判,我无法控制地陷入自责的回圈中,我好恨自己这么无能。
我的心理咨询师允许我恨自己,听着我对自己的各项指责,她并没有急着否定,而我也渐渐能承认自己生病了。说也奇怪,当我承认自己生病后,情况就慢慢好转了,我的内在好像腾出了一个空间,允许抑郁成为我的一部分
回顾之前抑郁的那段日子,我认为我的抑郁症给我带来了几个人生领悟:
1.放下心理咨询师的傲气
能进到研究所学习进而成为心理咨询师,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在想动却动不起来的日子里,反思在咨询室中的几个片刻,看见了属于心理咨询师我的自傲,此般傲气反而拉远了与来谈者间的距离,好像他的抑郁情绪不被接纳。不过,或许他更需要的是平等的理解与陪伴,就像当时抑郁的我,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建议”,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想好起来了。
2.建立界线的重要性
我的情绪超出负荷有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无法拒绝他人。还记得以前的我,把他人的感受看得比自己还来得重要,且总想着满足他人的期待,忽略自我的能量有限。久而久之能量的输出大于输入,最终走向失衡。
3.尊重自己的进度
说真的,人很难不被环境影响。尤其对于新手心理咨询师的我来说,还正在稳定对于专业能力的自信,看着台面上的前辈、同学、朋友们在专业领域中的成就,因而感到急躁。因而强迫自己要快速进步,却忘了时间与经历累积,对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想要快点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心理咨询师,急于求成的心态,也是让我感到焦躁的原因。
至今仍时常想起前辈和我说的那句:“如果你离你自己很远,那要如何靠近个案?”我想就是因为我曾排斥自己的部分情绪,而使得我与来谈者间依然保持着距离。现在的我,能和来谈者一起待在黑暗中,面对那些难以碰触的感受,因为那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抑郁症患者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吗?事实上有许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都曾历经情绪风暴,美国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Martha Manning在著作《暗流:当心理咨询师生也得到了抑郁症》描述自身罹患抑郁症的心路历程,作家J.K.罗琳、演员安海瑟薇、英国首相邱吉尔等人,皆曾得过抑郁症。这些都在说明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得抑郁症,不管你的职业、财富、阶级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后来,我也发现身旁同样曾有抑郁症、恐慌症或是焦虑症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但患这些心理疾病,并未影响到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表现。在我接触过的患者中,也有部分比例是与症状和平共处的,虽然抑郁症可能会让你的日常活动变得不容易,但我认为,那不会阻碍成就你自己。
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发生什么事、你是否清楚你所能善用的资源?因为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会在生活中也会遇到难题,同样也会犯错自责,而我们也会需要找人聊聊,好整理我们困顿的思绪。
有段时间我和我的心理咨询师朋友说道:“我好怕自己再次掉下去…”,而她回答我:“不要害怕再次掉下去,你已经站起来了不是吗?也是因为你曾掉下去,才能更体会患者的感受,所以就算又掉下去了那又怎样,你也一定会再站起来啊!”
是啊,虽然我没有办法百分之百地理解来咨询的抑郁症患者,也不可能和对方经历一样的事件,但只能说是情绪是我们的共同语言。即使我无法替你过日子,但也请相信你并不孤单,在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和你一起努力活着。
本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预约催眠疗愈,可在公众号上了解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