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做儿保项目都有智力测试,视力测试,大运动测试等等生长发育的测试。我唯一在医院报过的班是几百块的早教课,因为我想看看医院系统如何做早教板块的。

我自己看见医院有一个科研项目是关于儿童发育测试,是免费,还给钱。但是钱我是没有收到,但是整个测试过程我都参与其中。为什么给他报这个儿童发育测试,单纯是我作为一名教育者,想要看看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医院板块是怎么做量表的。

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我和大家分享关于量表背后的设计原理、意义、市场化的运作以及我们该如何辩证看待量表的分析结果。

量表背后的设计原理

量表最开始的设计是实验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在心理实验设计中采用的一种设计方式,主要为了让心理学的实验不再停留于现象学的范畴,让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具有所谓科学的可信度。

因此,量表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实验设计,本身就会存在数据偏差,结论本身不一定是科学的。现在的量表普及,是为了所谓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偷懒的行为,忽视了个体性。

我和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韦氏量表,这个量表的测试时间是需要两个小时,我们家孩子参加科研项目的测试基本与这个时间是一致。

心理学实验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信度和效度【1】。这也是量表数据评估非常重要的指标衡量。

  • 信度:对回答的一致程度的测量。信度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重测信度考察人们某一次测试的得分是否与另一次测试的得分相似。

  • 效度:研究工具的效度是指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测量其声称要测量的内容。目前可以得到的结论——智商测验具有相当好的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

  • 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在纵向研究中,在时间点 1的变量预测在时间点2的结果的能力。

怎么在这三个层面解读智力测试呢?

单纯的一次智力测试其实并不能说明或者预测孩子的整体情况。像智力测试是具有较强的重测信度,我们可以根据同一个孩子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智力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比原来高,也有可能比原来低。这个测试结果偏向于横向的比较,既和同龄人之间的比较。

举个例子,我们家孩子不同月龄的测评,有一次月龄的测评是落后于其他人,在两岁半的测评是高于同龄人。我的养育过程并没有很多改变,我依然没有带孩子做认知方面的训练。

从智力测试这个工具来说,它具有比较好的预测效度,例如智力与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关联度。这个部分是预测个体的纵向发展的方向。

针对所谓的“高智商的人在学习早期或者成年早期职场上取得成绩较高”,目前来说,关于智力的发展以及认知方面的讨论和观点都很多,大家要辩证看待这些测评结果。

量表本身的意义

量表本身其实是服务于心理实验的,用于一些心理和儿童发展现象的归因解释和猜测。心理学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探索人类和大脑的整体发展,为人们的发展找出可能影响的因子。

因此,量表的结果不是一种评判,而是给予父母在儿童发展家庭教育方向上的调整,起到儿童成长脚手架的作用。

量表背后的市场化运用

量表最初是运用于科研方向,为了让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可是,一旦量表注入了资本,进行市场化的运用就变了味。

量表测评的市场抓住了家长功利且着急的心理,同时,家长需要通过吓唬式心理才能重视孩子的成长发育,这也成为测评市场主要的收割人群。

作为一个曾经在机构上过班,我知道的量表还有中科院的量表,反正打着各种旗号,最后都是收钱的项目。有一些医院的科室有外包或者合作机构,只要有一个患者购买了套餐,那么医院和机构都是双赢。

这完全失去了量表最初的意义——筛查发育迟缓的群体,及时进行干预。同时,量表本身的问题非常泛化,再加上孩子配合度以及当天的状态,孩子是否理解题目,再加上医院系统的量表测评是否更新到最新版本以及测评人员是否都知道自己测评问题背后的设计原理等因子都是影响测评结果。

进一步,智商本身是一个相对分数,它表明了你与相同年龄的其他人相比较的情况。那么这其中存在很多干扰因子。

举个例子

一个特别有趣的研究领域是跨种族收养(transracial adoption),涉及白人父母收养黑人的孩子。与智商测验有关的最激烈的争议是智商的种族差异。从儿童期到成年期,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在使用最广泛的智商测验中的得分通常低于白人。但是关于这些群体差异的根源,学者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跨种族收养代表一种特别的自然实验,因为它涉及在白人主导的主流文化中养育非裔美国儿童。

这总体而言这些研究表明,当黑人孩子在白人收养家庭中成长时,他们的智商与白人的平均智商一样高或高于后者。在青少年期,他们的智商得分有所下降,但仍然相对较高。这表明白人与非商美国人在智商上的总体差异是文化和社会阶级差异的结果,而不是遗传因素的结果。【1】

由此,可见智力测评并不能太好安全说明孩子智商上的问题,只是能够反映孩子的成长可以调整的方向。

如何辩证看待量表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会被量表结果绑架,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孩子成长发育的细节以及对儿童发育成长学习的匮乏。

再加上我们的结果论导向的思维以及比较心理,这种比较心理不是单纯孩子学习能力比别人差,而是害怕孩子以后比较差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自己养育推卸责任,并不愿意主动思考如何养育孩子。

我们怎么不被量表结果所绑架?

  • 认真和孩子参与到整个量表测评,了解孩子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测评结果不佳

  • 反思自己日常带养上是否存在短板和不足之处

  • 学习了解儿童发育的知识

  • 根据结果有效地调整带养方式,找合适的教育脚手架

  • 咨询科学教育经验或科学养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者家长

  • 反思家庭生活里面阻碍孩子身心发展的因子

参考文献:

【1】《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6版》

举报/反馈

艺术治疗师李佳莹

3240获赞 1.1万粉丝
特需孩子和妈妈陪伴者 手工和户外遛娃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