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英国抗抑郁药的处方量激增了18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今,每11个人中就有1个人正在服用抗抑郁药,但令人困惑的是,全社会的抑郁症发病率并未因此明显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抗抑郁药效用的思考。
据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硕士研究显示,大约有50%的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产生了积极的初步反应。然而,在所有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估计介于5%至20%之间)能够获得完全而持久的缓解。这一数据告诉我们,虽然抗抑郁药物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抑郁症状,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效果并不够理想。
事实上,抗抑郁药物的历史并不长。30年代开始采用电休克治疗抑郁症,而真正的药物治疗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如今,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各种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帕罗西定、左洛复、怡诺思等等。
2018年2月,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包含超过10万人的500项研究的回顾研究。这项研究支持了许多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几十年来一直在说的话:抗抑郁药确实有效。然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数据表明,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安慰剂与抗抑郁药的疗效相差无几。这进一步引发了关于抗抑郁药物实际效用的争议。
综上所述,抗抑郁药物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缓解抑郁症状,但它们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并不够有效。此外,关于其实际效用还存在争议。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了解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欧文·基尔希(Irving Kirsch)是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专门研究抑郁症。他曾经是化学抗抑郁药物的支持者,但在深入研究后,他的观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尔希发现,在汉密尔顿量表(一种重要的抑郁症诊断工具)上,化学抗抑郁药物所表现出的效果仅仅比安慰剂高出1.8点。这个数字微乎其微,甚至不到改善睡眠方式所带来的提升的三分之一。在他看来,这1.8分的增益在临床上根本毫无意义,并不能证明这些药物的有效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基尔希教授获得了一些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内部资料。这些资料揭示了抗抑郁药物研发阶段的原始实验结果。基尔希发现,制药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经常会选择性公布实验结果。例如,在一个实验中,共有245名患者服用了这种药物,但当制药公司向社会公布数据时,他们只选择了其中效果明显的27名患者的数据来证明药品的有效性。这种行为无疑是在误导公众和监管机构,给药物的有效性打上大大的问号。
基尔希教授的研究和发现不仅挑战了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也引发了公众和学术界对制药公司透明度的质疑。他一直呼吁制药公司应该公开所有实验数据,以便科学家、医生和社会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真实效果。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曾深入挖掘,甚至咨询了一位资深教授。这位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你是制药公司,做了1000个实验,即使998个失败了,只要2个成功,你的药就能顺利进入当地的药店。”这种做法显然是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取舍和解读,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实验数据并不具备普适性。
换句话说,如果药品的效果因人而异,那么这些实验数据的参考价值就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尽管市面上已有数十种抗抑郁药物,但据统计,这些药物对一半的患者根本不起作用;而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在这些药物的效果上表现得尤为显著。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药物单纯没有效果也就罢了,但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体重增加、大量出汗、性功能障碍等等。随着抑郁症的反复发作,患者往往不得不加大服药剂量,导致药物越吃越多,副作用也越来越大,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