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所欢: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出丑效应。
一个平庸的人,不会令人仰慕;但全身上下没有表现出一点儿缺点的人,也未必讨喜;真正让人喜欢的,是那个美好中带有些许缺点的人。
完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生人勿近”。
满脸都写着:“你不要靠近我”。
一个有意思的社交真相:
越优秀的,没有任何缺点的人,在团队里越容易被孤立。
在团队里,有两个人。
这两个人都很优秀,能力,业绩,学历,外形,各方面都很优秀。
其中一个人,“偶像包袱”很重,短暂相处就能让人感觉到。
另一个人,虽然优秀,但却有些小缺点,性格也更好。
哪个人更受欢迎?
答案显然是后者。
你很优秀,但你不端架子,没有包袱;
这样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喜欢。
-01
为什么“适当出丑”,能让别人更喜欢你?
第一:有缺点的人,才“更接地气”
举个例子:
你跟一个大佬接触。
无论从哪个方面比较,大佬都远超过你,你很仰慕TA。
在饭局上,你很忐忑,生怕自己表现不好错过这个机会。
但你发现,大佬的性格特别好,吃饭也不拘小节,没那么多弯弯绕;
很快,你紧绷着的情绪就放松下来。
你忽然发现:
原来眼前这个大佬,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冷,那么高高在上;
真正接触一番,才意识到他很接地气。
有些人穿西装打领带,穿旗袍踩着高跟鞋;
从气质,形象看上去,对方给你“生人勿近”的疏离感。
但坐下来一起吃饭,对方一手拿着羊腿,一手吃着大蒜;
这个瞬间,你对他的印象就改变了。
在亲密关系里,更是如此。
越优秀的人,看上去就越不好接近;
因为人对于完美的东西,常常会产生“自卑感”;
尤其是你喜欢上这个完美的人,就更不敢靠近TA。
第二:适当出丑,制造了“人性期待的反差”
举个例子:
看纪录片时,你对老虎的固有印象是:
凶猛,百兽之王,一言不合就吃人。
但在动物园或马戏团里,你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在你眼前的老虎;
它的慵懒,呆萌,却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和印象。
当潜意识里的“期待”,有了矛盾的反差;
当现实与想象中,存在一些差异。
这个时候,人的情绪、感受、内心活动,就丰富了起来。
小仙女在屏幕里,一尘不染,完美无瑕;
在现实中,一口大蒜一大口肉;
两者的区别,就会带给人惊喜的,可爱的反差萌。
明白这个道理了吗?
-02
在关系里,如何利用“出丑效应”?
这里有一个前提:
如果你本身足够优秀,无论是能力,学历,还是你的外在形象都算。
这个时候,你适当出丑,表现自己的缺点,或者“自嘲”,都能迅速拉近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
反之,如果你本身很平庸,没有任何出彩的亮点;
这个时候,你蹩脚的出丑方式,就显得有些蠢。
第一:真诚就是最自然的吸引力
娱乐圈里,有个人被称之为综艺杀手——武艺。
出道十余年,终是少年;
别人都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磨平了棱角和莽撞;
只有武艺,成为全网最讨年轻人喜欢的“呆萌选手”。
为什么?
因为他不装,他足够真诚。
不扭捏,不端着偶像包袱,一举一动都是下意识的表现。
出丑效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
其实人都不傻,你是真诚还是虚伪,对方一下就能感受到。
第二: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失败
比如说:
在饭局上,不讨喜的行为是什么?
一群人,一起语言攻击A,嘲讽他身材差,嘲讽他胖。
让人觉得真实的行为是什么?
自嘲。
“哎,这么好看的衣服穿在我身上,属实有些配不上这个价格。”
最高明的社交技巧,永远不是“嘲讽他人”,而是“自嘲”。
正视自己的缺点,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
并且,不会刻意去掩盖自己的不足。
你勇敢,你坦荡,你不怕失败;
这样的你,才更受欢迎。
第三: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要说近些年,最火的,最幸运的娱乐圈选手是谁?
杨超越必定是“榜上有名”。
她的出身,她出道之后的表现,她自身的能力,都是她的弱点;
但她的努力,她的真实,她的不完美,反而让人更喜欢。
不完美,也不需要伪装;
因为你不完美的努力,才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