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重要吗?非常重要!事关一国经济与社会稳定。
有研究表明总和生育率连续跌破警戒线后经济会迎来拐点,虽然这项研究没有将AI等可能会使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新技术纳入范畴但新生人口数量的下滑肯定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别的不说,养老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国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度,正在工作的人缴费作为已退休者的养老金,新生人口数量减少叠加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意味着缴费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未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养老基金枯竭、要么延迟退休。
中国的生育观比较保守,绝大部分人不能接受未婚生育,结婚是生孩子的前提,所以结婚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育率。当然, 现在有不少丁克家庭,即便结了婚也不生孩子,但这不影响结婚率与生育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
观察结婚率与未婚率数据能够大致判断未来的新生人口数量趋势。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对2022年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的婚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不太理想。
25岁至29岁人群的未婚率为51.3%,其中29岁人群的未婚率为34%,也就是差不多3个29岁的人里一个没有结婚。而30岁被称为而立之年,在我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个年龄段人群的未婚率为27.7%,超过四分之一的30岁国人处于未婚状态。
此外,未婚率低于10%出现在36岁,直到39岁也未跌破5%。
另外一项数据验证了中国当下各年龄段未婚率较高的事实。
《家庭婚姻报告2023版》中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登记结婚的对数为683万对,考虑到去年各地防疫政策对结婚的影响,2023年的结婚对数应该会有上升,但和十年前相比差距依然明显。2013年中国的结婚登记对数为1347万对。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呢?可能与经济、理念因素均有关系。
经济方面,结婚除了感情外的另一大重要功能是保障,小俩口的背后还有双方原本的家庭,结婚相当于三个家庭组成了联盟,经济上可以互相依靠。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体收入的持续增加,“单打独斗”也能生活得不错,尤其是近年来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工资收入的增长使她们根本用不着依附男性,婚姻对改善一方经济状况的作用逐渐减小。
既然不需要人养还急着结婚干嘛呢?
理念方面,以前到了一定年龄没结婚不仅会沦为“异类”、被人指指点点本身也会有不适感,无形的压力导致就算凑合过也得把婚结了。
当下的情况大不相同,一、二线城市不结婚的人多着呢,人们不再认为大龄未婚是个人问题,毕竟周围充斥着类似情形,没有了外界的压力自然不着急成婚。此外,现在的父母也更开明,逼儿女结婚的越来越少,只要孩子过得开心就行。
从选择自由的角度来说结婚率的下降不能算是坏事,每个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拥有单身的底气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过,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结婚率不高导致生育率下降引发了新的且可能是更严峻的问题。
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6万,自1950年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6年前的2016年出生人口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经历了一波高潮,当年新生儿人数为1883万,6年后减少至一半左右。与此同时,去年死亡人口为1041万,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2023年即将过去,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据会如何呢?从目前观察的各类数据(结婚对数、生育建档数)来看新生儿数量跌破900万的可能性很大,人口也将大概率连续两年负增长。
要想让新生人口数量增加还得从降低适育年龄人群的未婚率下手,让更多年轻人尽早步入婚姻殿堂。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个人和国家一同努力。
年轻人应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择偶要求须合理。我始终认为门当户对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对另一半的要求过高甚至想借婚姻攀龙附凤、实现阶级跨越不仅十分困难而且就算成了未必能过得幸福、舒坦。
国家除了做好引导工作外在制度上要下功夫。有的时候移风化俗需要带点强制性的措施,如出台与彩礼金额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等,破除横在结婚面前的障碍是有关部门需要想办法完成的重要工作。
总之,不能任由出生率和结婚率下降而什么都不做。与其把希望放在虚无缥缈的重大技术突破让生产力大幅提升不如在可行的事情上多花点功夫。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