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摘 要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通过实施连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走出了一条既彰显海韵又提振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2016年连岛获评全国十大美丽海岛,2021年成功入选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引 言
问 题
措 施
“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消灾减灾。通过清除岛上坠石风险点,严格排查清除出现松动的岩石,并对这些区域进行了加固,确保山体安全,防止滑坡、崩塌现象复发。
沙滩和挡浪墙修复后
“治疗”的核心举措是清除梗阻。在修复中打出了清淤疏浚、加固海岸等措施的“组合拳”,高度还原海岛原生属性,有效改善岛体及周边的海洋环境。
“治疗”的关键环节是修复岸滩。通过修复挡浪墙、清理沙滩碎石、清淤补沙等一系列措施,修复养护沙滩。修复后的大沙湾、苏马湾沙滩恢复了自然风貌,沙白滩美,为游人提供了大面积的亲海空间。
“治疗”的重点工作是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对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及绿化,乔灌木为季相、色彩搭配栽植,并与岛上原有植被相搭配,达到阻止水土流失及美化海岛的效果。科学设计抚育措施,通过补植、浇水、施肥、扶正等措施因地类、因树种开展抚育管护工作,改善苗木生长环境,确保新栽苗木尽快成林、成景,麻栎、朴树、榔榆等乡土树种已经成为建群树种,森林群落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为修复项目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整治修复后的连岛
连岛大沙湾浴场沙滩
成 效
(一)生态修复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助推器
项目对连岛约16.34万平方米的沙滩进行清理养护,沙滩平均补沙厚度约为0.22米;对连岛南侧和东侧长度约1219米,面积约3.4万平方米的山体滑坡进行了处理。通过连岛岸线整治工程、岛体边坡修复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多年来连岛长期无序开发的不良状态,修补了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海岛沙滩资源破坏、局部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受损问题,大幅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连岛自然地貌,显著优化了连岛景观面貌,提升了连岛旅游形象,沙滩、岛体和周边海域的自然景观及资源得以良好恢复,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生态理念是践行绿色生活的感应器
修复后的连岛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集林、石、滩、渔等于一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怡人。一方面,项目实施扩大了海岛生态保护政策的宣传影响,提高了公众海岛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让游客在体验美景的同时陶冶情操,从享受良好生态到自觉保护环境,树立起绿色发展意识,从而让自然的绿色浸染成心底的绿色。另一方面,吸引多地海洋主管部门先后来连岛考察学习海岛修复项目实施成效和经验,为全国其他沿海地区基岩海岛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经验做法和良好示范。
(三)生态旅游是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换器
连岛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优势,通过生态资源与旅游、渔村文化等深度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体验、低碳旅游,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产品的旅游价值,增加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拓宽了连岛居民的增收渠道。既促进了在生态旅游供给中对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又在生态旅游再生产中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更多的资金,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自2016年连岛被评为全国十大美丽海岛起,连岛旅游人数连年增加。如今,连岛度假区年接待人次达425万人、接待收入达4573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5.9%和6.7%。连岛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使海洋生态环境红利有机转换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找到了一条沿海地区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有力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