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是中医学界公认并广泛认同的学术流派。通常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以独特的学术思想及技术经验、相对独立地发展并流传的学术体系。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中医学派别也日益繁多,各派也在发展中不断融汇、交叉。
1. 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是最早形成的学派,奠基人是医圣张仲景。该学派的医家以发挥《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为主要学术特色,并形成有特色的临证诊疗体系。著名代表医家有成无己、朱肱、孙奇、韩祗和等。近现代伤寒学派的医家有万友生、胡希恕等。
2. 寒凉学派(也叫河间学派)
寒凉学派又称“攻下学派”、“清凉派”或“河间学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所创。他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倡导火热论,主张“六气以火热为本”,“暑即热也,火与热,同出异名”,认为火热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代表医家有刘完素、葛雍、张从正等。近现代属于此学派的医家有冉雪峰等。
3. 温补学派(也叫许学士学派及易水学派)
温补学派又称“温补派”、“温阳派”、“温法派”、“许学士学派”及“易水学派”。该派源于《黄帝内经》及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宋·许叔微为代表,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扶阳以治温热病,擅长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葛根等以发表散邪,使邪从汗解。近现代属于此学派的医家有吴佩衡、范中林等。
4. 温病学派(也叫叶天士学派)
温病学派是明清以来中医学的主要学术流派之一,以明末清初医家吴又可、叶天士、薛雪等为代表。该学派是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并创立了温病的学说和方法体系,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纲领性辨证方法,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温病的认识和临床治疗只停留在伤寒的范畴和方法上的局限,使温病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属于此学派的医家有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
5. 丹溪学派(也叫养阴学派)
丹溪学派又称“养阴学派”、“丹溪学派”,以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为代表。该学派强调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立法重视滋阴降火,认为火是万病之源,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人体观及疾病观,并创立了以“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法则的“养阴学派”。近现代属于此学派的医家有吴鞠通等。
6. 补土学派(也叫温补脾土学派)
补土学派又称“脾胃学派”、“温补脾土学派”,以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为代表。该学派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强调治疗一切疾病皆应以调理脾胃、补益中气为首要原则,并创立了以“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补中益气汤”等补益药方为主的“补土”治疗法则。近现代属于此学派的医家有黄元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