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创建于1892年,是一所教会医院。老门诊楼建于1990年,当时设计的最高日门诊量为2000人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医院平均日门诊量近8000人次,导致诊疗空间十分拥挤,不能满足就医者的需求。2004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向南扩建鼓楼医院,并将其作为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历时7年,南扩工程终于完工并投入使用。设计师张万桑坦言:新医疗大楼,犹如处于闹静之间的一座孤岛,其核心理念是建成一所“治疗花园”。

融入治疗花园的设计理念

南京鼓楼医院新医疗大楼位于南京市中心地带,西南侧临鼓楼医院旧楼(马林医院) ,北面则是鼓楼公园与鼓楼广场环岛,毗邻南京大学;而东、南、西三侧分别被中央路、汉口路和天津路所围合,中央路多为高层商业区较为繁华喧闹。显然,处于闹静之间的新医疗大楼仿佛此岸和彼岸中间的一座孤岛,张万桑以治疗花园(Healing Garden)的设计理念将新建筑恰如其分地融入两者之中: “治疗花园的设计理念并非来自建筑,也非花园,其实是来自医院一词,心灵上如果没有对医疗的一种信仰或是信任,可能任何医疗手段的实施效果都将大打折扣,所以涵盖医疗体验和人文的设计理念由此而来。 ”治疗花园也并非若干集中式花园的简单营造,而是将建筑“植入”花园中。

两个相错的“回”字格局

基于北侧的老医院和西侧南京大学的体量与特质,且不破坏周围民国风情建筑,设计师大胆采用了低层与多层建筑组合方式,将新建大楼的门诊楼和病房楼设计成两个相错的“回”字,分别为5层和14层。在这种格局中,建筑与场所之间摆脱了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代之以营造更有建设性,更加开放的回应方式。

新医疗大楼在与场所的外部界面上不仅呈现出亲和开放的姿态,也展现了一所医院的人文情怀。 首先摒除了大型医疗机器的概念,低层建筑可减少等待电梯的成本,减小了对建筑周边城市的嘈杂影响。其次,在建筑功能上,低层建筑的水平方向布局更加舒展,优化了医院的交通流线,减少垂直交通,让患者挂号、看病甚至到治疗室的距离都达到最小化。



发掘历史轴线形成空间对话

新医疗大楼的整体结构上没有采用密集的单栋高层方案,而是将2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分配到这5层和14层的体量中,并在建筑里营造出包括4个广场与两个中庭在内的6个庭院。北广场由新建筑与鼓楼旧医院共同围合而成,呈现宁静、内敛的空间环境,南广场则为喧闹开放的市民广场。东西两个广场的界定则来自于建筑两部分主体轴线的交错与叠合。

新医疗大楼两部分主体建筑并非单纯的突出外部造型,而是源自设计师对建筑周边城市脉络另一个“再发现”的结果。北侧建筑遵循的是基地北面始于明代的鼓楼正轴线,南侧建筑则延续着民国时期中山路的轴线。两条交叉轴线与1892年的旧楼形成空间对话。通过鼓楼医院的历史发掘,重新认识到鼓楼医院的一种人文身份,既西方又东方,既柔软又温情,更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现今的面貌。


用构件营造出编织物的表皮质感

新医疗楼的立面由3层构件组成,分别包括最外层由穿孔铝板制成的遮阳板、中间由半透明玻璃构成的凸窗,以及最内层镶嵌透明玻璃的凹窗。根据均好性的原则,将这个体系运用到建筑的每个立面上。就立面质感而言,立面体系各层构件间的纵深差异已经造就出富有层次感的变化,这种层次感也因三重构件自身的材质区别得以加强。金属遮阳以相错90度的方式交替排列,使立面在较远的景观上呈现出编织物的表皮质感。

这个立面体系的结构与层次首先是由其功能所决定的,作为整个毛孔化院落的最末一级,它的功能是让每间病房都能享有阳光、绿色与新鲜空气等。

再者,这种立面可以滤光。最内层的凹窗和中间层的凸窗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同时这也是利用了很有中国特色的窗纸艺术应对光线的变化,如遇强光、阴天暗光,通过第二层的磨砂玻璃对光线进行过滤,使进入室内的光线成为柔和怡人的漫射光,营造干净、安静的医疗环境。最外层表皮悬挂了大量的金属铜板制作的遮阳板,对整体建筑起到了外遮挡作用,也保护其背后的常春藤,这些常春藤为每间病房与办公室提供了绿色;观景的功能则由最内侧全透明的凹窗承担。

另外,考虑到南京的气候,夏季炎热,当地建筑能耗70%以上主要为夏季制冷,所以外立面分层设计产生侧向通风窗使得平行于建筑的通风量较大。每个房间的窗户打开后,自然风将窗户旁的积热带走,从而使室内的冷空间与室外的热气隔离开,大幅减少了能耗。



植入高密集花园形成庭院体系

设计师认为:治疗花园的设计原则是将建筑花园化,使建筑成为花园的载体,花园才是建筑的灵魂。面对生与死、悲与痛,这座孤岛对于不同人的意义也是非比寻常的,这里是人脆弱时的休憩地,也是最受神关照的祷告所。

为此,治疗花园的设计理念意在将建筑整个结构打乱,通过不等高的两个建筑体块空间堆叠,在中间植入了30多个高密集的花园,确保院内的每个房间可方便地获取阳光、绿色和新鲜空气,并依据医院层级化的功能与空间设计出3个庭院体系:最上一级是广场与中庭,它们界定了建筑在城市界面上的特征;次一级庭院由各建筑的子空间竖向日光井构成,理想状态下的治疗花园能够让每间病房中的患者都能享有阳光、绿色植物与新鲜空气,由4个病区相连的住院部可形成一个闹中取静的环境氛围;第3层级的“庭院”,即编织在立面上的花园系统,这个系统由3层竖直构件组成,它将阳光、空气与绿色植物带到每一间病房与办公室中。严格地说,这第三级庭院已经不再是具体的院落,它实际上是对院落功能要素的拆解与重建。通过这样的庭院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庭院的“毛孔化”,即让庭院的各要素无所不在地渗透到各种建筑空间中去。




补白

南京鼓楼医院新医疗大楼“治疗花园”的设计理念遵循一套非常标准的模块化建造方式,如果将其想象成3D模型,随意拆分其中的模块,并进行有机组合,使得处处被花园化,绿色、节能又环保。

在进行内部设计时,遵循患者为先的原则。外立面的玻璃都可以透光;住院楼楼顶全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帮助医院节约能源;62部电梯的设置几乎可以保证患者每走20米就可以使用到电梯;并且整栋楼里没有一个门槛,平车和轮椅都可以平缓通过。在建筑材料上,使用大规模的批量采购,每平方米控制在5300多元,属于新建医院中成本较低的一所。

这样的设计可以说结构复杂使用简单,看似奢华实则以人为本。当走到彼岸中间最纯净的空间——一层大厅的钢琴庭,琴声悠然奏起,吊顶上悬挂的条形灯如同教堂内的风琴一样,犹如神圣的上帝之手区治愈行走于生死孤岛上的每一位患者的身体与灵魂。

举报/反馈

百度网友d5756f2

5获赞 2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