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高级农艺师牛新胜(中)和王庄村村民王拥军(左)、王晓庆在查看苗情。河北日报通讯员 王喜民摄

12月11日,冀南大地迎来大范围降雪。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村南,57岁的王拥军在自家承包地查看小麦苗情。“好雪!有秋收亩产1700多斤玉米打底儿,明年‘吨半粮’有戏。”王拥军高兴地说。

“田间管理不要松,很有希望!”为王拥军打气的是老朋友牛新胜——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高级农艺师、科技小院指导老师。为应对近期的大雪和寒潮,他往地里跑得更勤了。

地头,巨大的“曲周‘绿色吨半粮’万亩示范基地”标牌格外醒目。王拥军家12.5亩承包地就属于示范基地。

今年是中国农大老一辈科学家到曲周改土治碱50周年,曲周县与中国农大合作启动“绿色吨半粮”项目。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沧州市考察旱碱地麦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重要指示,令在曲周农业科研攻关一线的农大师生备受鼓舞,也让与盐碱地“斗”了50年的王拥军攒足了劲。

“农大的项目,咱从来没掉过链子。前面3个都成了,这个‘吨半粮’怎么也得冲。”王拥军话说得硬气,更有底气。1973年以来,他脚下这块地从“老碱窝”变成“吨粮田”“科技田”,浸透着一家三代人的汗水,更凝结了众多农大人的心血。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庄是重碱区,村南这片地连草都难长,被称为“飞机场”。为改变曲周28万亩盐碱地荒芜面貌,1973年,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部分教师赴曲周建立实验站,开展改土治碱攻关。

“在农大老师指导下,乡亲们挖沟扩渠、灌溉压盐、抽咸补淡。”王拥军说,他的父亲王怀义当时是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他请老师们来村里的。老人2021年去世,生前总是念叨那些事。

据牛新胜介绍,王拥军家现在这块地当时是曲周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示范田,来自核心试验田的各种新技术经过这里试用,成熟后再大面积推广。

通过“浅井深沟,农林水并举”综合治理,1978年秋,地里第一次见到大面积绿苗。王拥军回忆,第二年的麦收喜兴得跟过年似的,据说公社书记都来帮他们村割麦子。

1983年,这块地成为王拥军家的承包地。此后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王拥军终于能敞开肚子吃白面馍了。

到1988年,曲周县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1993年,北京农大参与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村里人都说,是北京的高人治好了盐碱地。农大老师却说,靠的不是高人,是科学。”王拥军和乡亲们实实在在见识到科技的威力。

改土治碱初见成效,接下来是高产高效问题。1993年,王拥军家的承包地迎来第二个项目,成为黑龙港上游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示范田。

盐碱地也能高产?人们起初并没有太大信心。

“秸秆不当柴烧,翻到地下就能多长粮食?”一开始,乡亲们对秸秆还田等技术心存疑虑。牛新胜说,当时他们在埋有秸秆的示范田挖个坑,让村民通过剖面观察秸秆腐烂情况,一点点接受新技术。

种草固氮、精量播种、水肥后移、春草秋治……在农大人指导下,王拥军的各种“老经验”不断被突破。2011年,王拥军家的承包地实现“吨粮”目标。次年,曲周宣布建成“吨粮县”。

“是农大老师让咱开了眼界,长了本事。”王拥军坚信,有科技撑腰,盐碱地里“刨食”一样有奔头。

2009年,王拥军家的承包地再添新项目,成为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示范田。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现代农业”。

让传统农民成长为现代农民,并不是件容易事儿。2009年,中国农大在曲周建立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农大师生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零距离、零费用、零门槛”为农民送去新技术、新理念。

“离农大师生越近,离科技也就越近。”王庄科技小院就建在王拥军弟弟家,这也是他们争取来的。

“我们开田间观摩会、办科技种植大赛,还通过直播讲解新技术。”牛新胜说,为了给农民换脑筋,这些年科技小院师生想了不少办法。“北油老吕、王庄俊山……”手机里这样的联系人有上千个,多数是向他请教过的农民。

2017年,王拥军的儿子王晓庆退役回乡,成为一名“新农人”。科技小院“学生娃”有技术,王晓庆有想法,两边一拍即合,各种新技术更多地应用到示范田。

“地里用上水肥一体化滴灌带,一亩地浇一次能节水40立方米。肥随水走,利用率提高20%。”王拥军说,在科技小院师生支持下,示范田各项指标去年都已完成。

曲周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开发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等25项关键技术,带动曲周农业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率从2009年的17.9%提升到2022年的53.5%。去年,曲周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目前,中国农大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139个科技小院,培养出千千万万个王拥军式的“土专家”“田把式”。

昔日盐碱地实现“三级跳”,王拥军对正在推进的“绿色吨半粮”项目信心十足。

一架翼展足有3米的无人机,载着50公斤肥料缓缓起飞,在农田上空往返撒肥……前不久,王拥军家首次尝试用无人植保机追肥。

“一分多钟就能撒完一亩地。对比以前人工追肥,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王拥军介绍,前几天,科技小院的几个学生用无人机航测土地,下一步依托大数据打药施肥,就更精准了。

“改土治碱是一场持久战。随着近年地下水位回升,耕地仍存在返盐返碱可能,农业抗风险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在牛新胜看来,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明年,等我们的好消息。”王拥军说。(河北日报记者 曹丽娟 刘剑英)

举报/反馈

河北新闻网

132万获赞 19.7万粉丝
河北最权威的网络媒体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新闻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