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览
2023年心理行业重点政策法规汇总
2023年国家新发布的政策文件中,有哪些与心理健康相关呢?本文对此做了收集和整理。
1月
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共青团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重点项目之一是心理健康守护行动,提出持续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质增效,打造全国网络平台,提供公益性、专业化心理服务。
2月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强调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全覆盖开展高校新生心理测评、构建心理重症危机干预体系、培育建设一批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
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正式发布。
心理健康风险随年龄增长、收入增加而减低。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本次调查的抑郁风险检出率略低于2020年调查的数据。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高度相似,其中首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与收入。
3月
将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等,两会代表委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10个重要建议。
包含:将学生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青少年心理问题应“治未病”;用人工智能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高校校医院开设心理健康门诊;推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家校”联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引导;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
4月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等方面的任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补充,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任教。
5月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重点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素质能力,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帮助辅导员提升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效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参与应对和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提升医务人员的患者心理评估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及时识别患者心理风险,推广分级分层的心理干预模式。在加强医疗机构人文建设方面,提出二级及以上医院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部门和岗位。
海南十三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实现全面覆盖,城区(含县城)中小学及乡镇中心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咨询室,每所城区(含县城)中小学及乡镇中心学校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个市县教研机构配备心理教研员。
6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目录鼓励卫生健康领域条目有5条:
1.医疗服务设施建设
2.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3.“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大数据应用
4.心理咨询服务
5.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
强调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其中包括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开展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心理护理等专业培训。
8月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7年,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机制更加健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巩固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扩增一批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大幅增加;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实现全覆盖,融合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
10月
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明了工作上的主要内容。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及早开展有效关爱。同时也要畅通转介诊疗通道,民政、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要按照工作职责,加强协同配合,畅通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以及强化跟进服务帮扶,对患有精神障碍且经过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困境儿童,出院回归社区、学校后,各地民政、教育等部门要动员学校教师、儿童主任、儿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与困境儿童建立结对关爱服务关系,开展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在家庭探访、咨询服务、爱心帮扶等方面,给予精准关爱服务,努力为困境儿童创造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并且健全心理健康服务阵地,有条件的地方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教育机构、城乡儿童之家、少年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民政服务站(社工站)、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机构或场所,协同搭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平台,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关爱指导和咨询服务。
11月
关于印发《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
通知指明,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有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重点是失能(含失智,下同)、慢性病、高龄、残疾、疾病康复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服务、医疗巡诊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居家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转诊服务等。
2023年国家在心理健康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提升人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等方面。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社会各界等。同时,也需要关注国民心理压力的增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和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