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黄宁璐
《东海观察》是浙报集团舟山分社创办的新媒体栏目,栏目立足“跳出舟山看舟山”的定位,将视野放至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在更长的坐标轴中,围绕中心工作进行解读。
舟山群岛新区。图片由新城管委会提供
十年很短,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十年又很长,足以让一座城市焕新蝶变。
12月25日上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10周年总结大会召开,会上全面回顾总结了新区10年发展成果,令人振奋。
时光回溯到十年前。2013年3月,舟山群岛新区挂牌,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第一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自此,舟山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己任,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坚持向海图强、向海开放,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区答卷。
如今,沿着舟山群岛2788公里长的海岸线,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徐徐铺展:单体规模全球领先的绿色石化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舟山港域迎来送往来自全球各地的船舶,撑起世界一流强港“半壁江山”;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保税燃料油加注繁忙,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特色之路越走越宽……十年来,舟山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8.5%,年均GDP增速8.6%,位列全省首位。
一、
位于浙东海域的鱼山岛,今非昔比。悬水孤岛上,崛起钢铁丛林。傍晚,站在岛上高地俯瞰,机械林立、管道蜿蜒、灯光璀璨,未来感扑面而来。
原始的海岛地貌与蓬勃的发展热潮,反差源于一个巨无霸项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一期、二期全部竣工,基地支撑项目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去年1月全面建成投产,成为世界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直接影响了全球石化行业的发展格局。
舟山何以吸引世界级“超级工厂”?这得益于对外开放平台的能级越来越高。新区十年,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大平台相继落地,舟山群岛地位凸显,舟山新区不断进阶。
有了“大块头”,更需要有“大智慧”,即不断构建全产业链。
如今,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已入选浙江省“415X”特色产业集群第一批核心区,目标是万亿级;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正在鱼山岛上大力建设,总投资800多亿元,年产值预计超1000亿元;离鱼山岛只有4公里的岱山本岛,已成为基地“下游”企业的首选落户地;作为助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760亿元的金塘新材料主体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年产值达917亿元。
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强力拉动下,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基本建成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并以重大项目推动制度政策创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69项,其中全国首创125项,复制推广32项,构建了极具辨识度的油气全产业链闭环改革创新体系,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自贸试验区之一。
与此同时,舟山港域撑起世界一流强港“半壁江山”。2022年货物吞吐量达6.24亿吨,占宁波舟山港比重从21%提高到49.48%,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增至50.37%,为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作出了应有贡献。
舟山还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高地。建成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进口粮食中转中心、铁矿石中转基地,初步建成东北亚天然气登陆中心,原油、铁矿石、粮食进口到港量分别占全国11.6%、8%、18%,江海联运粮食、铁矿石、油品分别占同类货种进江总量的65%、44%、41%,有力服务国家战略物资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今年,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获评“浙江省十佳开放平台”,“‘向海开放’打造千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以油为链,实现海洋开放型经济海岛蝶变”入选“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二、
走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数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正进行船体除锈作业,但现场看不到粉尘。“这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超高压水除锈技术。”该公司服务工区主任、党支部书记吴海飞自豪地说,以往他们维修、保养船舶,都采取传统的铜矿砂打砂工艺进行钢材表面除锈,不仅会有粉尘污染,还有噪音污染;2018年开始,公司下定决心探索绿色修船之路,成功研发了超高压水除锈技术。
船舶修造是舟山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传统海洋经济产业,舟山目前具备年造船700万载重吨、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000艘的能力,连续5年修船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一直以来,船舶修造业背负着脏乱的声名。“过去修船厂油污比较重,再加上喷砂除锈的修船方式产生的粉尘特别多。”2022年修船量位居全球前列的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转型升级是继续做强的唯一出路。
舟山各大修船厂纷纷对传统修船生产方式和作业方式发起了挑战,全面启动喷砂除锈替代工艺改革,还不断加大智慧修船等新技术研发应用,部分船厂已实现无人机近观检验及“5G+工业AR技术”船舶远程检验等。依托绿色修船和智慧修船技术,舟山船企还主动进军高附加值市场,大型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精尖”船舶源源不断靠港而来。
除了船舶修造业,同样作为舟山传统产业的水产加工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
中远海运重工作业忙。拍友 夏赵丹 摄
在舟山市常青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原本每吨4000元左右的海鲜原料,通过蛋白肽提取技术,加工制成了每吨10万元的肽粉,在保健品消费市场大卖。
芝士焗金枪鱼、捞汁金枪鱼鱼块、香辣烤鱼、蛋黄味鱿鱼圈……在浙江融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舟山特色海鲜依托科技赋能,预制菜品不断推陈出新,水产品“预制菜”品牌正在打响。
过去,“靠海吃海”的舟山人常常研究怎样一网打上更多鱼;如今,舟山百姓则在思考,怎样把一条鱼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挖掘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产业迸活力,新兴产业也要强筋骨。依托资源禀赋,舟山正聚力打造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大宗商品贸易交易、船舶和临港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及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等九大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新区十年,舟山市不断厚植投资兴业沃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为舟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门通办、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办事不出岛、证明直通车等服务,使群众与企业的获得感日益提升;企业开设实现全流程网办,“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 “不见面开标大厅”、专利申请服务“绿色通道”纷纷投用,平等开放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今年第三季度我市“无感监测”营商指数高达93.2分,营商环境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100%,排名全省第一……
让企业选择更多一些,让服务质量更高一些,让办事成本更省一些。舟山群岛新区,正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三、
华灯初上,舟山新城以“一轴两带”为主线的夜景,流光溢彩,将城市装扮得魅力四射;海湾公园沿线景点各美其美,灯火璀璨,昔日荒凉海湾已成为城市明珠;漫步在如心小镇的街头,迎着海风远眺,对岸大楼变身恢宏幕布,灯光秀轮番上演,美轮美奂……
这只是海上花园城的惊鸿一瞥。新区十年,舟山不仅奋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还精心描绘美丽海岛新画卷。不知不觉间,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海上花园城市英姿展现。
舟山群岛新区。由新城管委会提供
放眼望去,一个个曾经杂乱的城中村相继从城市版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洁美有序、配套完善的高品质街区;一条条城市主干道宽敞通畅,沿途绿树成荫鲜花点缀,满目葱郁斑斓,令人心旷神怡;高水平建设的“三湾两岸”滨海城市带,“古韵今貌”定海湾、“花园都市”新城湾、“渔都港城”普陀湾正从规划走向现实。
十年来,舟山市还通过深化“千万工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渔农村延伸辐射,建成了一批美丽小岛、美丽乡镇,在千岛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山海共美、岛岛共富”的美丽城镇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关乎一座城市的品质,是海上花园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十年来,舟山市委、市政府“跳出舟山看舟山”,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等区域协同发展契机,把舟山交通立足于区域发展战略地位进行规划,全力打好西接宁波、北连上海“两张牌”,努力从交通“末端”走向海上“枢纽”——
舟岱大桥、富翅门大桥、秀山大桥等建成通车,形成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
东西快速路串联起舟山本岛主要交通道路,海天大道、滨海大道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四好农村路”“蓝色岛链”构筑海岛民生线、共富线;
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开工建设,普陀山机场完成扩建并成为全省第五个空港口岸。
如今,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还在不断完善,持续为海上花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舟山,和你约定下一个十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