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一次与父亲通信,我告诉父亲,我在四年的本科生涯里找到了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我要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我永远难忘去川大图书馆借书的场景:天啊!请把我锁在这里,一辈子也行!书籍的灰尘是那样的芬芳……”12月23日下午,南滨路拾己书局拾己故事会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者周鼎,带来一场“象牙塔下的守夜人——一个历史学者的爱与怕”主题分享。
▲周鼎在分享中。
作为历史学博士,周鼎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思想研究,先后出版《刘咸炘学术思想研究》《天下·世界·国家》等著作。他在川大主讲全校文化素质公选课《中华文化》多年,深受学生喜爱,先后荣获四川大学首届十大最受欢迎教师奖、唐立新教学名师奖、五粮春青年教学名师奖等。
讲座中,周鼎围绕他如何成长为一位历史学者展开分享,他不讳言自己学术生涯曾遇到的困境,也大方谈起自己如何在挫折面前重新出发。以一个普通人的立场,他回顾了几十年人生中的爱和怕,期待给更多人启发。
成长的环境催生了周鼎独立思考的个性,他从出生地追忆起自己对于世界疑问的萌生:“我出生在一座乡下的草屋里。草屋四周遍栽灌木斑竹,以篱作墙,自成小院。院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油桃树,一棵是酸枣树。”“我不止一次地试图逃离草屋。我自幼倔强,每与双亲争执不下,便会负气出走。黄昏的乡村,炊烟袅袅,灯火初上,鸡鸣狗吠,人影憧憧。何去何从,我怅望远方,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大地的尽头是何方?”
周鼎生在农村,长在县城。“城里人眼中的农民,乡下人眼中的居民。我是谁,注定成为一生的困惑。”因为从小被奶奶接回城住,他和父母亲一起生活的时间较少。更有意思的是,周鼎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很少涉及生活化的细节,更多是讨论抽象的问题,比如“1+1为什么要等于2?”“人为什么会死?”“你会死吗?”“我会死吗?”父亲会这样回答他:“万物有始必有终,人有生必有死。”
如今想来,周鼎认为父亲对他走上学术道路影响很大。
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周鼎讲授的《中华文化》空前火爆,常常座无虚席。“那是我的黄金时代。”周鼎说,在大学里无欲无求,从不缺买书的钱,还有时间去陪孩子,还可以和同学们交流,“读我自己的书,写我自己的文章,爱我自己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但他也追问自己,“除了在大学教课,我还能做什么?”他的答案是保持思考,以及启发更多学生思考,“在大学你可以拥有最大的思想自由,也只有在这时,只有在这里,你不用为父母活着,为谁谁活着,你只为你自己活着,你思考仅仅因为你愿意思考、享受思考,而不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或者为了爱情。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人真正找到了属于他的最神圣最崇高的尊严。就像法国思想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尔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在《写给四十五岁的自己》里,周鼎写道:“回首青春,你并没有如你曾以为的那样无怨无悔。青春不忍细看,只是因为伤痕累累。所有的誓⾔似乎都没有实现。岁⽉流逝,曾经的激情恰似残垣上若隐若现的宣传口号。”
讲座交流环节,周鼎与现场听众聊起中学教育,“我们应该通过教育让孩子们看到世界的参差和缤纷,这是他们人生的乐趣。教育的本质不是争高下输赢,而是同一代人之间的交流,教育让孩子看到世界的广阔。”
举报/反馈

重庆日报

80.4万获赞 6万粉丝
重庆最权威信息一手发布!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