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596 字,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
有人说,2023年是考验资产配置能力的一年,曾经只要跟着热门基金经理,就能“躺赢”的公募基金,也经历了持续的跌宕。但同一个市场下,投资者心态却大相径庭,为什么有的人历经牛熊处变不惊,而你的基金一跌心态就崩,一涨就跟风入场,总是持续陷入追涨杀跌的怪圈呢?
或许这背后,是风险偏好在偷偷影响着你的投资决策。
资深投资者都知道一个词——盈亏同源,指的是投资要想获取一定目标的收益,就必须要有承担相应亏损风险的心理准备,基金亦是如此。但问题是,每个人可以承受的风险程度并不一致,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风险偏好。
所谓风险偏好,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对于风险和回报之间关系的偏好程度。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风险偏好与其风险厌恶程度有关。一些投资者可能对损失更为敏感,更倾向于避免风险,而另一些投资者可能更愿意冒险,追求更高的回报。
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至关重要。如果你的风险偏好与所选择的投资产品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投资结果与预期不符,甚至有可能面临巨大损失。
结合实际操作中的基金配置,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可以有助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你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和策略。如果你是一个保守型的投资者,你可能会更青睐选择低风险的稳健型基金。如果你是一个激进型的投资者,你可能更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以追求更高的回报,那么成长型基金就更为合适。
2、设置相对合理的投资目标
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有助于投资者为自己设定合理的投资目标。你可以权衡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期望的投资回报和承受的风险水平,并根据这些目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3、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动的投资决策
基金市场的波动时有发生,在市场上涨和下跌的过程中,贪婪与恐惧等人性弱点会被放大,跟风式的羊群效应会成为财富的杀手。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可以在面对基金市场波动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
为了避免因基金产品的风险超过投资者的承受能力,从而对投资者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发生,相关监管机构将基金产品风险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了划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风险偏好并不像理论假设那样简单,现实中每个人所处的情况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面临的约束条件、财务状况、家庭情况、责任使命都是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测评问卷可以更为详实地列举金融产品的情况,有助于投资者回答其既往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
以下为风险偏好测评问卷中,几项常见评定因素:
可以通过各项衡量要求,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分级: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做投资决策。
当认清自己的投资目标之后,便可以按照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从而建构完整的投资组合。一般来说,回报潜力越高,潜在风险也越高。
举个例子,愿意承担较高风险的基金投资者,其投资组合可能更多会倾向配置较高比重的股票基金;能够承担一定程度风险来争取投资回报、但又希望避免大幅波动的投资者,在投资配置上的比例会较为平均。至于取态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可考虑偏重于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与此同时,基金所属赛道,在各经济周期中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投资者既要考虑当前市场环境,还要通过测算长期估值水平形成的基础资产配合自身风险特征的变化,定期复盘、动态调整、进行阶段性优化配置。
一提到风险,很多人会联想到损失,诸多投资者也谈之色变。但是投资中,风险指的更多是波动下,未来损失和盈利的不确定性。只要选对合适的产品,风险也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机会。那么,你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吗?
————————/ END / ————————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金融理财知识分享平台,关注桑尼,带你一起学理财、懂投资、多赚钱、防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