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自我为中心包括相信自己和严格要求自己两方面。
2、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自己,但同时谨慎思考自己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
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4、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认可自己做得好的,保持绝对的自信;接纳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并加以改正。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我们很容易被他人的眼光和社会的惯性所裹挟。
破解之道,在我看来,是“以自我为中心”。
可能有的人会问,如果都以自我为中心,那岂不是世界就乱套了?
其实不然。
如果按常规意义理解,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不顾及他人感受,那样确实是
怎么样算是真正的以自我为中心呢?
以自我为中心,包括坚定相信自己和严格要求自己两方面。也就是说,不管好与坏,都要多关注自己,少关注他人。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到自我怀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自己。
这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麻烦。
当我们要做出一个决定,又举棋不定时,如果不信任自己,我们就会面对两个问题:
一、我该不该相信自己;
二、我的决定对不对。
而如果坚定地信任自己,就只需要聚焦一个问题——我的决定对不对。
所以,要坚定地相信自己,但同时谨慎思考自己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
相信自己并不是说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有时候我们确实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相信自己。
这种相信,应该理解为相信自己会成长为能解决当前问题的人,这次决定并不会影响我成为这样的人。即使错了,我也可以接受相应的后果,并且有了这次经验,我就可以在今后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把自己和事情分开看待。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他人提出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聚焦在事情本身上,保持清醒,而不是在乎自己本人是不是受到了攻击、挑战,导致情绪上的抵触。
假如以自我为中心,会不会导致我们变得自私呢?
答案是:不会。
因为我们还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除了相信自己之外,”以自我为中心“还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自己。
通常理解的”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拒绝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对他人则反之。显然,这是不对的。
我所提倡的以自我为中心,指的是我们既要认识到自己应保有自信,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我们的认知可能是错的,所以,我们要随时反思自己做出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
比如,对于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通常我们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挑战,而变得态度暴躁、情绪激动,还会试图去扭转对方的观点。
这就是没有做到“以自我为中心”的第二点,没有严格要求自己。
当听到了不同的观点时,我们应该做的是,立刻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有错,然后思考对方的观点有没有错,为什么双方会有不同的观点。
全面考虑双方观点,查阅资料、小心求证,找出并认同对方意见中正确的那些方面,对于对方不正确的那些方面,千万不要苛求对方。
我们要尽量从各种不同的观点中提取到正确的点,完善自己的观点,谨慎地得出结论,一旦做出决定,就坚定不移地执行。
这就是很多大佬总是说自己如履薄冰,就是这个原因。
不是因为他们假谦虚,而是他们真的怕自己的结论有误,导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向别人学习,但是放弃影响别人的执念。
孟子有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是采取了行动但又没得到预期效果的情况,都应该反省自己。)
凡事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做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出自内心,而不是因为在乎别人的眼光。
别人怎么对待我们,那是别人的事,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做的是努力做好自己,不轻易尝试改变别人。
如果真的需要让对方改变,那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改变,以期对方有所触动而自发地改变。
如果他改变了,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他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变得更糟,就要毅然避开他,直到他有所变化为止。
我们出于内心认同而做出的改变,就是我们对别人释放出的真心实意的善意。
这是自私之人所不能的。
在外界看来,我们是自信,尊重他人,为人处世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人,又怎么会自私呢?
最近阅读了《埃隆·马斯克传》,我发现,马斯克就是具有以上两点特质的人。
他既坚定相信自己,不受外界眼光所干扰;又严格要求自己,不让自己陷入自我陶醉。
马斯克不拘泥于常规的标准,他经常让下属打破标准。
对任何一条没有经过验证的经验,他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哪怕错了也不要紧,一旦发现错了就立刻改回来。
他有一句名言:“一项工作,如果改革后没有不得不返回10%,那么说明这项工作的改革就没有到位。”
比如,美国工业协会对钢板厚度有一个行业标准,如果谁按照这个标准操作,一定会遭到马斯克质疑:”为什么一定要达到这个厚度?为什么不能减少?“他会强迫员工减少。
那减少到多少合适呢?
这时候,马斯克就会要求用事实说话,先减少一定厚度,交付、实验,如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就再减。。。直到出现问题了,就再增加一些厚度,以此确定最合适的标准。
就这样,马斯克旗下的6家公司,各个成长迅速,都成为了各自领域内的龙头企业。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错误,马斯克也会毫不避讳地承认。
在收购了推特之后,他执意裁掉了原推特大约80%的员工。
如此大手笔且迅疾的变动,毫无缓冲,由于系统缺少工程师维护,当时推特在多个国家运行速度非常缓慢。
马斯克为此发了一条推文:“我想为推特在许多国家超慢的运行速度道歉,因为应用程序正在执行超过1000个糟糕的RPC(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只是为了渲染主页的时间线”。
还有一次,他为了节省开支,简单粗暴地,三天就搬走了700多台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服务器,急匆匆地关闭了这个数据中心。
后果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X(即推特)表现得很不稳定。
对此,马斯克后来承认,这样不按照流程的搬迁行为是不明智的决定,关闭萨克拉门托数据中心是个错误。
马斯克就是这样,自信侧漏,同时,又对自己的错误毫不粉饰,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装。
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认可自己做得好的,保持绝对的自信;承认自己做得不好的,并加以改正。
只有具备这两方面品质的人,才能保持清醒,不偏不倚地紧盯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离目标近了又近。
有意思的是,我在阅读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一书时,正好发现书中也提到了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正面描述。
颇为巧合,我也甚感荣幸。
(图源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