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考古北京(2023)——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办。会上,长城、琉璃河、“样式雷”家族墓地等多项考古新成果发布。
12月22日,“考古北京(2023)——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办。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首部明长城考古发掘专题报告出版发行
记者了解到,由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编著、科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北京长城考古(一)》已正式发行,收录了2018-2022年期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长城保护修缮工程而实施的长城考古工作成果。
“长城是公众认知度最高、共鸣声最响亮的文化遗产,书中收录了6处长城点段的全部成果。特别是大量第一手的长城实测图纸、考古发掘前后对比照片等影像资料,大家在欣赏充满岁月感、历史感和沧桑感的‘原汁原味’的长城建筑遗址的同时,还能感受到长城的‘温度’。”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尚珩说。
他介绍,通过研究,明确了长城建筑规制、工程作法与病害等基础信息,为全面、系统、科学地制定长城保护方案提供了基础材料和理论支撑。同时,深入发掘、丰富了长城文化内涵,再现边疆社会的历史场景,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此外,作为考古学界首部明长城考古发掘专题报告,展示了长城保护修缮前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具有一定的宣传和示范效应。
琉璃河遗址人骨DNA研究发现古代婚配策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宁超研究员分享了他关于琉璃河墓葬出土人骨DNA分析的研究成果,通过高分辨率古DNA亲缘关系鉴定技术,重建了琉璃河遗址出土人骨的家族树,与考古学证据深度融合,为理解西周燕国古代人群的埋葬方式、婚配策略以及潜在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M4墓中的适婚年龄女性出现严重脊柱侧弯,城北墓葬人群存在近亲结婚现象等。”宁超说。
“样式雷”家族墓地被发现
此次发布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还介绍了今年年底北京考古取得的“意外之喜”。
她介绍,2023年10月至11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一处清代墓地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测工作,发现古代墓葬29座,可分为两处家族墓地。根据地望和墓葬分布情况,结合历史图档及早年调查资料,初步判断可能是清代雷氏家族墓地。
据了解,“样式雷”是对清代皇家建筑总设计师雷氏家族的尊称。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皇陵等在内的很多皇家建筑都是由“样式雷”家族设计的。其中许多建筑如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的建筑图纸(地盘样、立面图、平面图、内验装修图等)、烫样(建筑模型)等也于2007年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
本次考古发现是研究清代雷氏家族墓地地望、布局及历史的实证,为后续的保护规划和展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89万获赞 681.3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