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喜先生,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典范,生于1952年7月,现年71岁,鹰潭余江人,常居香港,初中学历。他的人生故事承载着勤劳、拼搏和奋斗的精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成功奋斗的缩影。

张果喜先生在14岁时因为家庭贫困,无法继续支付学费,被迫辍学打工。曾任农具修理工和木匠的他,于1973年与老家村子的20多位村民共同创办了“余江工艺雕刻厂”,这是果喜实业集团最初的雏形。

为了拓宽销路,他背着厂里生产的木制工艺品奔走于全国各地,最终在上海获得大订单。1985年,新闻报道中提到,张果喜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真正意义上的“亿万富翁”。

随着1988年海南设立经济特区,张果喜抓住机遇前往海南圈地,90年代开始涉足酒店和机电产品行业,不断扩张商业版图。

果喜实业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一家涵盖工艺美术品、玉矿资源开发与经营、金融保险、酒店旅游、化工合成材料、高档保健酒、高科技电机、房地产经营与开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张果喜先生以57亿元的身价位居2023年《胡润百富榜》第1112名,个人财富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亿元,全国排名上升185位。

他的成功不仅代表个人奋斗拼搏的胜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张果喜先生的经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展示了奋斗和拼搏的力量,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邱国良先生,一位锡膏印刷机领域的“拓荒者”,生于1967年4月,现年56岁,鹰潭余江人,常居广东东莞,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他的创业经历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励志的典范,展现了坚韧拼搏的企业家精神。

大学毕业后,邱国良先生在景德镇的一家国营单位工作,但面对全国范围的“下海潮”,他毅然辞去了稳定工作,南下东莞自谋生计。

在一家电讯制品公司工作两年后,他用积蓄创办了一家小厂,专注于组装生产电话机和传真机,逐步积累起第一桶金。

2005年,邱国良先生创办了凯格精机,将业务拓展至锡膏印刷机领域。在外企“卡脖子”的行业环境下,他付出夜以继日的努力,成功打破了外企的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凯格精机经过十余年的深耕与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高端精密自动化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制造商,同时提供工艺方案。

邱国良先生及其家族成员目前的身价约为26亿元。他的创业历程不仅是个人奋斗拼搏的成功之路,更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在科技制造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邱国良先生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创业者,展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崭露头角。

举报/反馈

乱说史

7555获赞 460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