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李世嘉 摄影 徐惠文 王志杰 通讯员 郭沁釴
平均1.3秒生产一件皮衣、3秒生产一只皮夹、48秒制成一组皮革沙发套——这样的“奇迹”,正是由海宁中国皮革城创造的。
连日来,随着气温下降,海宁中国皮革城也进入了销售旺季。11月市场总客流量达67.7万人,创三年来新高。
在皮革产业的圈子里,海宁中国皮革城起步较早,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中高端秋冬时装的一级批发基地,也是大家公认的“老大哥”。
如今,快到而立之年的皮革城,是如何稳固自己的江湖地位?又是如何迎来转型蝶变?来皮革城走走逛逛,或许你能在这里感受发展的跳动脉搏。
传奇的“身世”
回顾这位“老大哥”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个传奇。
身为全国最大的皮革交易市场,他却出生在一座并不盛产皮毛的江南小城之中。
关于他的诞生,又要追溯到“一张皮”。1926年,当时一位赴欧留学的“海归”在海宁建立了全国最早的三个现代意义的制革厂之一,生产出了工业化生产的第一张皮革。此后几十年发展,海宁皮件企业数量达300多家。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专业市场的高潮。“大家都在建市场,我们是不是可以建一个皮革市场?”建一个专业市场,成为海宁必然的选择。
1994年9月22日,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前身“浙江皮革服装城”正式揭幕。当初的宣传语是“买皮衣到海宁”,随着广告的传播,迅速成为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消费者的一句口头禅。短短三个月,成交5.8亿元,让人对这个新市场刮目相看。1995年底,海宁经工商部门注册的皮件皮革企业高达1987家。
不久之后,“浙江皮革服装城”更名为“中国皮革城”,正式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海宁皮革企业的数量创纪录,达到5127家,全年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31.5亿元,皮革工业总量列全国第一,蒙奴、雪豹等皮革产业龙头企业大量涌现。
2010年1月26日9时30分,随着深交所开市钟声的响起,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国内皮革专业市场有了首家上市公司。
不管是国潮风格的外套,还是复合当下流行趋势美德拉风格的皮衣,亦或是拼接元素的皮草大衣……走进如今的皮革城,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一楼底商,有肯德基、老娘舅等快餐店;商场内部,有年轻人钟爱的奶茶、咖啡;部分区域的顶楼也设有餐厅。产品层面,除了二三十年来一直经营的皮革、裘皮、鞋靴,还增添了风衣、羽绒服、西装、家居服、帽子、围巾、箱包等品类,可覆盖四季时装需求。
当下的海宁中国皮革城,与其说是“皮草商城”,更像是一座综合体,可以一站式“逛吃”。
“本来是陪家人转转,没想到自己也开始试衣服了!”临近岁末,不少人开始准备起新年“战袍”,刘先生一家一大早就来到了海宁中国皮革城。
据刘先生回忆,他上一次来这里还是在十年前,因为感觉皮草、皮衣比较隆重,考虑到穿的场合不多,所以没能入手,“这次是因为老婆说今年流行皮草,所以想带她买一件,结果发现,如今的皮革城完全刷新了我的印象。”
从“特长生”到“全能型”
时尚产业赛道是个长跑项目,领先一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在一直领跑,这时候,拼的是综合素质。近30年时间,皮革城一直在变,逐步从“特长生”转型成为“全能选手”。
一个“变”字,是记者在皮革城采访期间,听当地商户、设计师讲得最多、也给人印象最深的字眼。
从“买皮衣到海宁”,升级为“皮衣时尚,潮起海宁”,后来又进一步升级为“我看世界,风尚看我”,广告语的每一次革新都象征着皮革城的每一次转型升级。
从中也可以看到,皮革城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皮革、裘皮的核心地位始终不会变,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时尚产业升级,打造成为一个面向四季全品类服装延伸的大时装产业综合市场。
皮革城的“变”,在于“产业链”之变。近30年来,皮革城建设海宁皮革时尚小镇创意区,引导海宁本地优秀企业在生产研发皮革、皮草产品的基础上,叠加发展四季装,一系列举措推动了皮革城的蝶变与腾飞。
皮革城的“变”,还体现在“创意链”上。十多年前,海宁的设计师不到百人。如今,在海宁中国皮革城的设计基地里,大大小小的设计工作室有数千家,不乏有“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和“金顶奖”设计师的入驻。
皮革工业设计大厦的12楼,浙江如月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坐落于此。如月主理人吴偲偲表示,公司成立之初,主打设计皮衣皮草。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也开始转型设计羽绒服、呢大衣等秋冬服饰。这个季节,正是服装企业、品牌、买手选款、买版的高峰期,公司每天忙着接待一波又一波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客户,“今年我们出了5000多个款。”吴偲偲说。
眼下,一条涵盖时尚设计全周期的“创意链”悄然形成:目前,海宁时尚企业中拥有专职设计师的已经占到70%以上,设计师、打版师等专职设计人员近万人,全国60%以上的新款皮装都是出自“海宁设计”。
皮革城的变化,给不少顾客带来了惊喜。来自台州的顾客屈梦嘉在市场逛了不到半小时,就下手购买了一个皮包。“最近天气冷了,想购买一些过冬的服装。”其实这已经不是屈梦嘉第一次来海宁皮革城了,但她直言每次来购物都有不同的惊喜,“感觉今年市场又有新变化,像皮草区不仅款式比以前更丰富,还多了许多不同的品类,每家都有我喜欢的款,都挑不过来了。”
越来越大的“朋友圈”
内蒙、郑州、重庆……翻看皮革城的“朋友圈”,朋友可谓来自天南地北。
今年6月,皮革城举办第30届中国皮革博览,引来了一大批海内外的“客人”前来做客。从1994年9月22日,第一届全国皮革服装展销会开始,海宁每年都会请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家里坐坐”。
从最初的一场展销会,到一年一度引领秋冬时尚流行趋势的博览会,经过历届展销会,海宁的皮革业以及皮革城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促进,成就了海宁荣升“中国皮都”的神话。
除了请“客人”来,“老大哥”也喜欢到外面交朋友。8月15日郑州站、8月25日西安站、9月4日重庆站、9月6日成都站、9月8日内蒙古站……今年,“老大哥”的足迹已经踏遍大江南北。
“我们每年都举办一场海宁中国皮革城城市产业联盟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两地市场的了解。”海宁中国皮革城相关负责人说。
持续扩大的“朋友圈”,为市场带来了人流、客流。这一点,田风国际品牌店店主孙雪深有感触。
采访当天,适逢工作日的中午,皮革城A座的田风国际品牌店店主孙雪正在店内忙得不可开交。“周末顾客更多,真的能用熙熙攘攘来形容。我几乎要从早忙到晚,像这样情形持续快一个月了。”如此热闹的场景,让孙雪仿佛一下回到三年前。
但与三年前不同的是,今年的客群来了许多新面孔。“内蒙、新疆、西藏等地的顾客来了不少,客源更加宽广了。”孙雪说。
如今,海宁提出打造千亿时尚产业集群,此刻,皮革城又有了更高追求:扛起海宁时尚引领大旗,不满足于做“中国皮革服装之都”,还要打造“全球皮革时尚之都”和“中国高端秋冬时装之都”。
走向世界时尚版图中心,皮革城正奋勇向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浙江日报

1900万获赞 105.3万粉丝
最具权威的浙江第一新闻服务平台
浙江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