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部厚厚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得知因楹联而命名的集镇倒是有三四个,但因楹联而改名又因楹联而定名的集镇却不多见。不过重庆市江津区的高歇场集镇,正是一个因楹联而改名后又因楹联而定名的集镇。
在重庆市江津区东部与巴南区西部交界处,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场镇——高歇场。它处于江、巴两地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早前这里曾设驿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设高歇人民公社、高歇乡人民政府、高歇镇人民政府。2001年5月,高歇镇并入江津市杜市镇。高歇镇虽撤了,但高歇场还在,每逢三、六、九场期,这里依然热闹非凡。
早前这里并没有“高歇”这名儿,这里是一条长长的蜿蜒的山岗,犹如一条游动的龙,因为地势有些高,所以当地百姓称其为龙高岗,有的干脆简称其为岗岗。龙高岗之下,四周皆是一片肥沃土地。
明崇祯末期,这里并没有形成场镇,也没有政权机关。只有一两间简陋的茅草房,向过往行人卖大碗茶。由于战争、瘟疫和干旱,这里田地荒芜,十里无人烟。清初,川(渝)黔古道改走重庆黄桷垭之前,这里成为由巴县进入江津的首个驿铺。到康熙年间,湖广等地移民入川,许多人来此插笘为业。他们相互“打乡谈”,抱团发展,人口有所增加。不久,这里又增加了两三间茅草房,到清代中后期,又修建起几间栈房,人户增至10多户,有人丁近百人,于是人们沿着山梁修建凉亭,这里开始热闹起来。
这里逐渐成为由重庆府通往綦江、桐梓县古道上最重要的歇脚点之一,逐渐形成集镇市场。因这里小地名叫“龙高岗”,市场又建在高高的龙脊上,人们就自然叫它龙高场,江、巴两县毗邻百姓都爱来此赶龙高场。
这是一个热闹的乡场,常常是二更(约夜晚9点)时分才收摊闭场,有的来此赶场做生意的人收摊晚了,就干脆不走了而住进客栈。因住客栈的人多,客栈常常满号,他们就只能在栈房的木楼上,打地铺睡一夜。
不久,江津县衙一县丞来这里催科,因天黑无法回衙,就夜歇于一家客栈。他没想到这么一个偏远的乡场,晚景是如此的静美。县丞非常感慨,提笔写下了一副楹联——
月小山高人散后;
风残雨歇客来初。
横额:永兴万隆
当地一个有名的石匠,将县丞写的楹联,镌刻在了进场口的高高的大门石柱上。这副楹联便成为当地有名的人文景观,百姓进入该龙高场,都要抬头看一眼这副楹联。
好景不长。不久,龙高场划给了巴县管辖。巧的是刚一年,这里又被巴县还回江津县辖区。
百姓感觉成为弃儿,被踢来踢去。龙高场上有一个初通文墨的小商贩,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这“龙高场”场名太大,犯了忌讳。于是建议改场名。但改成什么名字好呢?
这初通文墨的小商贩不愧是做买卖的生意人,他觉得街头大门楹联“月小山高人散后;风残雨歇客来初”的横批“永兴万隆”寓意特好,写到了场上小商小贩的心坎上,就提议将此横批中最前后两字“永”“隆”作为场名,他的提议得到了附议,于是这里便称作永隆场,当然有永远兴隆之意。
按一副街头楹联的横批改成的“永隆场”,算是名正言顺了,这里更加兴隆和热闹起来。但是,麻烦也来了。
永隆场向綦江县方向行走的第一站叫广兴场,再前站叫兴隆场,兴隆场建有一香火很旺的兴隆寺。此外,永隆场附近的巴县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隆盛场。因此,这“永隆场”之名一出,别人都认为这名儿是步人后尘,甚至有狗尾续貂之疑。几个场镇挨得太近,在行走的江湖上这“永隆场”只能排行老幺。
于是,又有人提出要将永隆场进行改名。场上涂、李、张三大姓和一个姓於的秀才一起,查经阅典,搞了半天也没有改出一个更好的名儿来。
最后还是姓於的秀才棋高一着,他想到这场镇是建在一条高高的龙脊一般的山梁上的,场上热闹,晚上投店歇脚商贩特别多的现状,特别是想到场头石门上县丞所写的楹联,就用楹联中出句“月小山高人散后”中的第四字“高”和对句“风残雨歇客来初”中第四字“歇”,将此场正式改名为“高歇场”。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赞赏。从此,高歇场之名越传越远。
于是,在江津、巴县两地,流传出这样一条至今都还常常被人挂在嘴边的歇后语:楼上打地铺——高歇。
得名“高歇场”后,此处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官府在此设高歇塘、高歇驿、高歇铺司等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先后设置了高歇公社、高歇乡、高歇镇等,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城镇。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人们将高歇场侧边的一个行政村取名为“永隆村”。将高歇场场区设置为高歇场社区。如今的高歇场,已成为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城镇社区。但是,知道这个场镇之名与一副楹联的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作者:庞国翔,重庆市江津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