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学举行首届“国优计划”开班典礼暨“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首届 53 名“国优计划”研究生齐齐亮相,未来,他们中的不少人将进入教育行业,成为光荣的中小学教师。
今年 7 月,教育部公布《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组织高水平高校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首批试点支持 30 所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每年每校通过推免遴选不少于 30 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重点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在“国优计划”首批试点安排院校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四所江苏高校入选。
“‘国优计划’的推行,为我们这些非师范专业却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新机遇。”南京大学首届“国优计划”研究生代表、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研一学生于文洁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未放下过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在经历了复杂的笔试面试筛选之后,有幸成为“国优计划”的首批学员,正式开班之后,除了学习本专业的课业知识,还要修满“国优计划”培养方案设置的26个学分课程,“我希望未来能留在江苏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操太圣介绍,首届南大“国优计划”报名人数达682人,最终录取53名学生,学生主要来自于物理化生4个学科,在选拔过程中,要考察学生专业能力、从教意愿等背景和想法,在培养中按照“国优计划”的培养方案,学生要完成 18 个学分的教育类课程与 8 个学分的实习实践活动,最终将专业和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有机整合,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又有较强的育人能力。
“实际上,‘国优计划’人才培养需要解决从0—1的问题,要在中学里面发掘未来能够实现0—1突破的人才。所以需要扎扎实实把基础课程学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还必须学会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开展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说。
仪式上,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等26所知名中学签署“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协议。根据协议,南京大学将与省内各高中名校紧密围绕“国优计划”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师资共享、教育教学实习实践、科研课题申报、讲座研讨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校长董裕华说:“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订单式’培养合作关系,对用人学校而言,不仅要解决选到好人才的问题,还要解决人才留得住、发展好的问题。人才留得住除了待遇、环境等因素外,重要的还有文化认同。例如在“国优计划”研究生的选派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未来的从教意愿选择对应的中学,学生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去跟岗锻炼,精力更投入,培养的效果也会更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