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从不被父母重视是什么感觉?#

其中有一个博主的讲述让我心痛。

她说,自己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

刚刚出生时,父母觉得照顾孩子太麻烦,索性将她丢给老人照顾。

2岁被接回后,父母依然不曾照顾她半分,不是保姆带,就是锁到家里。

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已经学会自己起床、吃饭,周而复始……

8岁开始寄宿生活,哪怕是节假日,也很少看到父母的踪影。

同龄的孩子还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而她像个孤儿一样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爱。

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缺少交流,她极其敏感自卑,胆小怯懦。至今都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更加感受不到幸福的滋味。

正是因为父母的情感忽视,导致孩子长大之后永远都被笼罩在情感缺失的阴影下,他们偏执,自卑,总是想着讨好他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情感上的忽视和冷漠,与身体受到虐待的伤害,是同样糟糕的事情。”

得不到父母的情感关爱,会成为孩子永久性的创伤。而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忽视,不仅仅是糟糕,更是绝望。

在今天的成长故事中,14岁的小海(化名)父母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从小他就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特别优越的家庭。父母每天忙于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小海,从小他就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升入初中,尽管小海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但父母仍然为小海选了一所当地比较不错的寄宿学校,想要小海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他以后可以更有出息。

但没过多久,小海就和同学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争执,自己从学校跑回了家。

回家后,小海再也不愿意去上学。他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小说,生活作息十分混乱。

无论父母如何劝说,小海都无动于衷。甚至他还与父亲发生了多次争吵。然而,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面对小海的情况,父母感到非常无助。他们只能让小海暂时休学调整。

带着小海的问题,我们采访到了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心理咨询师桑老师,通过桑老师的回答,我们找到了导致小海叛逆的原因。

叛逆的根源

1

被父母情感忽视的童年

小海的父母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为了给小海提供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当时还年幼的小海,更无法陪伴他。

父母只能把小海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他们也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他。

爷爷奶奶虽然在生活上给了小海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们却无法给他精神上的陪伴和引导。

每当小海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父母陪着一起学习和玩耍时,他总是特别地羡慕。

小海经常问爷爷奶奶,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能每天陪自己。

可每次他们都会说:“爸爸妈妈要工作挣钱,要不然怎么给你买好吃的?”

有时候,父母也会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回来看小海,但每次都是不停地打电话,或者抱着电脑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每当小海兴致勃勃地给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或者想要父母陪自己玩的时候,他们总是敷衍了事,把小海一个人晾在一边,又接着忙工作上的事情。

年幼懂事的小海特别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每次父母工作的时候他都会在一边默默地等着,希望父母可以陪他一起玩。

没有父母的陪伴,小海感到特别地孤独和无助。

有时候甚至会觉得父母不爱他,或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事,父母才会不愿意陪他。

2

母亲的强控制和严要求

自小海上小学起,父母把小海接回到身边照顾,开始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母亲也将更多的心思放在照顾小海上。

母亲的性格比较强势,还特别自我,做事情一意孤行。

在教育小海的问题上,母亲从来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母亲常常给小海表达一些对他学习上的要求和期望,希望小海能够按照她的想法去学习。

小海的学习成绩虽然一般,但父母却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将来可以帮助父亲管理公司。

为了让小海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母亲为他报了各种兴趣班,完全不顾及小海的感受,更不关心他是否喜欢。

每天放学后,小海都会在母亲的陪同下匆忙赶往各种兴趣班,就像上了弦的时钟一样准时。

尽管小海对母亲的安排特别不满,但他却不敢反驳母亲。

小海曾试着和母亲沟通,却被母亲一顿批评,说他不上进,认为他不想学习。

面对父母的期望和紧凑的学习安排,小海感到特别地疲惫。

有时候他想要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母亲却不允许,坚持让他呆在家里学习,不允许他浪费时间。

除了学习,母亲也无孔不入地渗入到小海的生活中。

甚至规定他每天必须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等。小海的一切都被母亲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台被操纵的机器,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母亲的控制和严要求下,他的内心却越来越压抑和无助,性格逐渐变得内向。

3

被父母无视的人际关系冲突

进入初中,为了让小海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父母为他选了一所当地比较知名的寄宿学校。

面对新的环境和同学,让本来性格内向的小海变得更加胆怯和不安。

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更不敢和周围的同学交流。

每当同学们下课后聚在一起聊天、打闹的时候,小海却总是被排除在外,也不敢主动参与进去。

学校里组织一些课外活动的时候,他也从不敢报名参加,只能在一边默默地看着。

对于同学们的任何要求,尽管不愿意但小海也总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因为他害怕自己拒绝后同学们会不喜欢他。

有一次在宿舍,小海发现自己心爱的瓷娃娃找不到了,后来才知道是一位同学没有经过他的同意私自拿走去玩了。

小海去找那位同学,想要要回自己的东西。

同学不仅没有第一时间还给小海,反而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小海小气,气冲冲地把东西扔在地上摔烂了。

小海感到特别的委屈和无助。他不敢告诉老师,只能把委屈憋在心里。

回家后,小海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可父母却表现得漠不关心,对小海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这么小的一件事自己都处理不好吗?!”

父母的态度让小海特别地失望和沮丧。他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他,内心非常的孤独和无助。

小海和父母大吵了一架,甚至还赌气和父母说自己不想去上学了。

父母以为小海在耍小孩子脾气,可从那以后,小海真的就不去学校了。

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抱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黑白颠倒,甚至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生活作息十分混乱。

不管父母怎么劝说,小海都无动于衷,还和父母发生了几次激烈的争吵,但最终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完美蜕变

了解到小海的这些情况,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心理老师桑老师为他制定了一套系统的干预方案,循序渐进的对他展开了指导。

1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刚来到基地的小海心理防御意识很强,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面对桑老师的询问也有着强烈的抗拒心理。

基地举办各种活动的时候,小海也总是拒绝参加,仿佛对身边的一切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

对于小海的抗拒,桑老师十分地耐心,每天都陪在他身边,温柔地和他聊天,安抚他的情绪。小海慢慢地对桑老师放下了心底的戒备。

桑老师耐心地听小海诉说自己过往的经历,站在小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用共情的方式去接纳小海的负面情绪,鼓励他放下心中的包袱和顾虑。

通过桑老师的引导,小海慢慢地放下心中的芥蒂,充分地信任了基地和老师,放心地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情绪,表达心里的感受。

2

改变认知和行为方式

在咨询过程中,桑老师发现小海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的问题。

小海太过于关注身边人的感受,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和需求,缺乏自信,导致他在交往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为了帮助小海解决这些问题,桑老师采取了【认知行为】疗法鼓励他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桑老师鼓励小海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尝试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桑老师还教给小海一些沟通上的技巧,比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如何处理冲突和矛盾等。

这些技巧都能帮助小海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更加自信地处理各种问题。

桑老师还告诉小海,在发生冲突和矛盾时不能选择逃避,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处理方式去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桑老师还引导小海回忆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的情景,鼓励他表达对父母的感受。

让小海认识到在他潜意识中与父母的冲突和矛盾的根源,帮助他更好地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理解父母的行为。

3

寻找思维共性,改善人际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桑老师运用了【归纳技术】疗法,帮助小海从具体的事件中寻找思维的共性。

桑老师引导小海回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发生矛盾时的场景、感受和反应,深入了解小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帮助小海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问题,发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惯用模式,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桑老师还运用了【行为实验技术】疗法来检验小海的认知。

桑老师鼓励小海把自己遇到的困扰和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桑老师还邀请基地其他学员共同参与,一起帮助小海还原当时的场景。

在多次的实践过程中,小海发现拒绝别人后自己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通过桑老师的引导,不仅让小海的认知得到了矫正,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逐渐改变了自己消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4

逐层剖析,找出人际交往问题根源

为了进一步帮助小海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桑老师还运用【箭头向下技术】疗法深入挖掘小海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找到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

通过逐层剖析,桑老师引导小海深入思考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态度背后的问题。

通过桑老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小海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都存在一定的偏见。

桑老师还和小海一起验证了某些消极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帮助他改变了消极的自我认知,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写在最后

经过在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成长和调整,现在的小海不仅理解了父母的用心,心态也更加的积极向上,并且非常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受基地老师和学员们的喜爱和认可。

在基地的团体活动中,小海不仅能够顺利融入集体,与学员们积极互动,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相处得也非常融洽,展现出了青春该有的自信与活力。

举报/反馈
专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