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年调查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19岁以下网民占比达18.7%。

国家卫健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数据公布,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网络成瘾的发病率是6%,我国接近10%。

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所引发的社会新闻频发,早已引起社会各方重视。

病理性地使用网络,增加了青少年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严重的也会出现其他的情绪障碍,还有身体不适等症状。

那该如何应对孩子出现网络成瘾现象?

本期【名师专访】,我们请到了倍赋力家庭教育唐才天老师

结合心理学与家庭教育知识,为大家解读青少年网络成瘾到底是件什么事。

01.

家长判定孩子网络成瘾的

依据真的对吗?

当下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家长判定孩子是否存在网络成瘾的依据可能会有一定的参考性,但需要谨慎对待。

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而且缺乏明确的标准。

唐才天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为家长们阐释了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心理动机,具体分为这两点:

第一,是摆脱生活的一个无聊感。现在的孩子都处在一个高强度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压力也很大。

在长时间的高压之下,孩子们常常会陷入一种无聊的感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剩下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固定动作。

我们的大脑需要常常被刺激,需要反馈。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通常给人发一条消息,我们收到反馈之后会获得很多的安全感。

相比较学习,游戏的反馈可以更多更快的给到孩子,它可以刺激孩子大脑持续的感到兴奋,不断地分泌多巴胺,而这种刺激感就会把别的学习需求取代掉,让孩子脑海里只剩下游戏。

第二,是为了摆脱一些负面的情绪;人常常会产生很多的大量的情绪,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在网络诞生以前,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可能会选择喝酒抽烟,用一些短暂的一些所谓的逃避来解决现实的压力。

在网络技术成熟后,它也成为了抽烟喝酒的一个替代品。

结合上述两点沉迷网络的心理动机,唐才天老师还向家长们分享了关于正确衡量孩子沉迷网络程度的判断方法:
1症状表现
孩子无法控制自身的上网欲望,出现网络戒断反应,如焦躁、心神不安等,向他人隐瞒上网时长以及花销情况
2成瘾时长
一般来说,心理学上判断网络沉迷以及成瘾具体的时间在半周年到一周年的区间内。像是青少年在放假后报复性上网的行为,这种情况一般不界定为成瘾行为

3危害生活
青少年上网行为是否危害到身体健康情况和正常社交,也是判定是否沉迷网络的重要标准

02.

青少年沉迷网络

作为家长的你能做点什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对于孩子们来说,家长的家庭教育做好,才是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的第一步。

可有些家长会存在疑惑: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它又能帮助孩子改变什么呢?它在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的过程中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家庭教育毕竟是孩子在家庭中直接接触的第一教育,它对于青少年预防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但影响始终是巨大的。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

只有家长的合理上网,科学教育,建立成型的上网标准,才能映射到孩子,让孩子有意识,有想法的去形成自控力。

如果面对孩子上网问题,家长先焦虑了, 那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家长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焦虑情绪呢?

唐才天老师表示:

家长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作为家长谁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走上弯路。

可孩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不是家长给予规划,孩子就可以长成家长理想中的样子。

与其担心孩子未来会怎样,不如做好当下;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而不是紧盯孩子是否玩游戏,过于紧逼,会强化孩子网络游戏的认知,从而造成孩子认为自己有问题,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

当家长强化孩子的优点时,孩子逐渐认知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从而找到除游戏之外的人生意义。

给自己减压,给孩子减压,这才是我们家长该做的事。

03.

写在最后

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成长本身就是一件复杂且乐在其中的事。

我们在接受孩子带给我们情绪价值的同时,也要承受他们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

唐才天老师送给家长们的一句话来进行收尾:

“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或者网络的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做到以身作则。此外,我们给孩子进行约定的时候,一定要有孩子的参与,我们不能说什么是什么。”

如果家长过于担忧孩子的上网问题,最好的做法是与孩子进行开放、诚实的对话。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寻求专业的帮助,寻找倍赋力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或家庭治疗。

专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孩子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支持。

举报/反馈

倍赋力家庭教育

1094获赞 284粉丝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