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三大起源通论》(含生命起源、精神起源、社会起源、狭义心理学、物演人格论);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何谓“无意识”?

这是一个在谈及“无意识”之前必须先追问清楚的前提性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

“无意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

不过,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同样也指的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被觉察的部分,尽管在严格的弗洛伊德术语中,用“潜意识”概念来代替无意识不正确,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其实并没有彻底区分清无意识与潜意识;

而王东岳先生认为:

“无意识”是一切感知最基础的物理电磁感应层面在细胞功能上的表达。譬如说,神经细胞被刺激后,细胞膜之间会出现跨膜电位,即通过钠钾泵调动膜两边的钠钾离子,使得膜电位发生变化,形成生物电,然后生物电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中枢系统再把生物电进行重新整理。这就是神经系统最基础的层面,虽然你完全不能意识,却构成意识的最底层的电磁反应或物理感应系统,叫无意识。

所以,王东岳老师所谈及的“无意识”指向的是细胞间的生物化学反应。

可要知道,无论是下意识、上意识、思想意识,乃至任何一个“意识活动”、“情绪活动”等,都有其对应细胞间的生物化学反应,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有些是被动达成,有些是主动达成,尽管可以将其定义或理解为“无意识”,但却并不帮助建立一个包纳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上意识、思想意识的意识序列框架,乃至整个精神的全体序列。

那如何才能给“无意识”一个更为“明确”且符合“精神系统”的定义?

首先就要从“意识”开始说起。

前文已述,“意识”指向的是“处理信息的整顿系统”,其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种动物或人类处理信息的“机能”,如神经节、情绪中枢、前额叶皮质等“体质性状载体”对应的“机能”,可以直接对物理、化学信息,以及通过具象概念或抽象概念模拟的“现象世界”信息进行处理。

那么,“无意识”既然称为“无”意识,其必然不涉及对物理、化学信息、以及具象概念、抽象概念等“信息”的处理。

因为,既然称为“无意识”,那只有连处理信息的“思维运动范式”都没有,无法处理“外部信息”,而是一种机体自发的“运转机制”,这才能被视为“无意识”。

否则,“无意识”又如何能与同样不同察觉的“下意识”、“上意识”区别开呢?毕竟“下意识”、“上意识”也并不直接表达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中。

【至于说,潜意识同样无法处理“外物信息”,那为何不在无意识范畴?这是因为,“潜意识”已经不单纯的表达广泛的功能或机能,而着重表达的是组织、器官、系统等的“集合化驱动机能”,这是“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譬如说,胃肠所表达的“食物需求”,其实是整个机体所有细胞代谢物质和能源的需求,包括性器官表达的需求,也是机体集合化驱动机能的统一表达,这构成了“潜意识”。后文详述。】

其次,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是,类似“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的组成单元,其按照对应的“秩序”使得“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表达出的“非需求或非驱动功能”,即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氧气供应,就能正常表达出对应的功能。【这类器官对应的“痛觉”或异常,仅在表达该组织、器官出现了某种异常或损伤,并不是周期性表达对应某种“外在条件”的需求。】;

其二是,胃肠器官、性器官所对应的集合化驱动机能,它有向神经系统释放“化学激素”和“神经递质”、“电冲动”等来表达“机体的集合化需求”,此谓“体内需求潜意识”,这也是任何两性动物存在和存续的根本;

其三则是,下意识神经中枢、情绪中枢、大脑联合皮层、前额叶皮质等对物理、化学信息以及影像信息、概念信息处理的功能,此为一般所谓的“意识”或“显意识”。

按此对人类功能的区分,就可以将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下意识、上意识、思想意识区分开来,而剩下的则是“无意识”。

而这剩下就是一般功能、驱动性功能,处理信息功能载体不自觉遵循的“自动化运行秩序”,即“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胃肠、性器官,以及下意识神经中枢、情绪中枢、大脑联合皮层、前额叶皮质等组织、器官,这些组织、器官的组成单元就必须不自觉遵循其对应的自动化运行机制,如此才能使得这些组织、器官表达出对应的“功能”,包括这些组织、器官必须不自觉遵循机体所对应的“自动化运行秩序”,如此才能使得机体得以正常的运转,而绝不是由主体时刻去管控组织、器官以及其组成单元的运行。

由此,所谓“无意识”或“个体无意识”,在本书中指向的是生物机体中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作为组成单元时,必须按照对应的“线性分工秩序、协调分工秩序、等级分工秩序”运行,这才使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自动运行,并表达为对应的“机能”或“功能”。

而“组成单元”对整体秩序的不自觉遵循就是“无意识”。

譬如说,胃、肾、肝脏等器官,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八大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前提是组成胃、肾、肝脏等器官,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八大系统的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单元,必须不自觉遵循对应的“线性分工秩序”、“协调分工秩序”、“等级分工秩序”,这才使得胃、肾、肝脏等器官,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八大系统表达出对应的“功能”。

这里的“无意识”就是胃、肾、肝脏等器官,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八大系统的“组成单元”在不自觉遵循的“线性分工秩序”、“协调分工秩序”、“等级分工秩序”

【要知道,人体八大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你主动的控制,或者说你很难主动控制,八大系统的组成单元基本都是不自觉的遵循对应的“线性分工秩序”、“协调分工秩序”、“等级分工秩序”。无论是免疫系统自动杀灭入侵之敌、正常情况下的心跳频率、胃肠消化等,这些都不需要你主动的控制,自发的就能正常运行,而绝不是一个人时刻都要去控制其体内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运转。如果一个人除了无尽的劳作之外,成天还要去管控体内的心跳频率、胃肠消化、体内免疫等等,那这样的“人”必然是会被自然淘汰的。】

所以,谈及“无意识”,就是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组成单元,不自觉对整体秩序遵循,从而形成自动化的运行秩序。其整体秩序包括线性分工秩序、协调分工秩序、等级分工秩序,一旦组成单元满足对应的秩序,就会表达为对应的机能和功能,从而实现机体的正常运转。只是说,这个不同的组成单元所遵循的秩序不同,可能偏向线性分工秩序,协调分工秩序,也可能偏向等级分工秩序。

【事实上,“无意识”的理论核心底层同样在“群团化分工论”中谈及的“线性分工”、“协调分工”和“等级分工”。只是本书着重谈及的是“动物机体结构化序列”,而在《社会起源》一卷中,线性分工、协调分工和等级分工则着重谈及“动物社会结构化序列”。但无论是动物机体化,还是动物社会化,基于线性分工、协调分工和等级分工构建的动物机体和动物社会,最底层都是同一的,这就是“群团化分工论”中的线性分工、协调分工和等级分工。】

那么,在这样的区分下,就能将无意识、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下意识、上意识、思想意识彻底区分开。而且还能将王东岳老师对“无意识”的定义和理解容纳进来,因为细胞的生化反应本身就是达成自动化运行秩序的一种方式。

至于说,弗洛伊德那杂糅潜意识的“无意识”,因为涉及的内容缺失了生理学、生物学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谈及过多关于下意识、上意识,以及文化属性、性格、狭义人格的内容,在此就不再多谈及,读者仅做了解即可。

本文摘自《三大起源通论》之意识起源

#百家帮扶计划#
举报/反馈

桡哲

2.3万获赞 1万粉丝
独立学者 《三大起源通论》作者
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