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大学生的人设还是一天拿下十个景点、精力旺盛到能和大爷大妈共挤硬座的 24 小时全天候特种兵。
到了下半年,他们的最新 tag 已经变成了“易碎的、脆弱的”,“总是莫名其妙生病和受伤的”,反转得比娱乐圈塌房都快。
合理点的,不过是走路摔成骨折、吃错东西导致肠胃炎;更荒谬的,用肚子收伞黄体破裂,削个梨肌腱断裂。一夕之间,现实世界危机四伏,不知道的还以为地球开启了大逃杀模式,专挑大学生下手。
这届大学生,怎么突然变“脆”了?
体测标准变低了,
及格却变难了
问题背后,是大学生体质变差了的事实。
当代大学生的体质,是薛定谔的谜。兴致一来,凌晨三点暴走黄山、连逛五个小时街那都不在话下。
可一旦开始体测,就仿佛换了一根体力条。一趟 800/1000 米下来,满嘴血腥味,喘得像个在散热的风扇;做个引体向上,脸和胳膊一起使劲,全靠蹬腿提供反作用力。
一项针对 1800 名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调查显示,当下大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状况都不容乐观 [1]。浙江大学公布的报告也显示,2022 年体质健康状况在及格档位的本科生占比最高,接近 70%;不及格的比例达到了 6%,人数是优秀档的近两倍 [2]。
更要命的是,大一大二还能吃上点高中的老本,到了大三大四,身体素质就愈发跟不上了。
一项针对菏泽学院 2018-2021 级大学生体测成绩的研究显示,该校大三大四学生在立定跳远、肺活量、50 米、耐力跑等项目的成绩上都有所下滑 [3]。
与此同时,大三大四的体测标准却不降反增。以 800 米为例,同分数下,对大三大四同学的用时要求要比大一大二快上两秒 [4]。
先别忙着怪体测线不近人情。事实上,这条线已经是根据大学生状况调整过的了,与 2007 年版《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相比,目前大部分体测项目的及格标准都放宽了一些。
比如最折磨人的长跑,现行的女生 800 米及格线放宽了整整十秒。50 米跑的男女及格线也放宽了一秒左右。
当然,不是所有体测线都变低了,男生耐力跑的及格线就收紧了一两秒,女生坐位体前屈及格标准则大大提高。
2007 年,大学女生坐位体前屈的及格线是 1.7 厘米。而现在,大一大二女生的及格线已经提升到了 6.0 厘米。1.7 厘米放到今天,连最低的 10 分(需达到 2 厘米)都拿不到 [4][5]。
体质差还要硬着头皮参加体测的大学生,怨气可以一直追溯到十年前被主课老师挤占了的那节体育课。如果恰好再赶上早八,整个世界都会变成被诅咒的对象。
小学坐了六年,初中坐了三年,高中坐了三年,你让我大学成为苏炳添?如果我有罪请把我关进监狱,而不是让我周一既要六点半起床去升旗还要早八体测跑八百。
能活到现在,全靠八字硬
体测时拉胯,生活中自然也健康不到哪去。“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说着简单,可本科活不活得下去都得看命够不够硬。
大学生经历过的意外,情节之丰富、发展之离奇,比《死神来了》还要跌宕。
上厕所骨折、换裤子抽筋、打哈欠脱臼、骑动感单车横纹肌溶解、玩恐怖游戏吓到高血压、和室友聊天肺笑炸了……
许多人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一时倒霉还可以安慰自己只是出门没看黄历,三天两头上医院就是明示——自己或许真的有病。
我们统计了小红书和微博关于“脆皮大学生”的相关讨论,发现大学生出问题的部位五花八门,足够拼凑出一整本临床医学教学案例。
其中,肠胃病出现频率最高。脆皮大学生们,大都有个“玻璃”胃,动不动就上吐下泻,疼得满床打滚。白天起不来吃早饭,晚上没时间吃晚饭;减肥吃太少、周末吃太多都可能引发肠胃问题。
骨骼出问题的频率也很高。下楼骨折、下床骨折、打太极骨折、上厕所骨折……年纪轻轻就一身脆骨的大学生们,致力于“打卡”各种隐藏的骨折场景。颈椎病、腰椎疾病也找上门来,“20 岁的身体,70 岁的腰”“事业还没突出,腰先突出了”。
还有低血糖、脱发、智齿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群体新的“时尚单品”。因为低血糖在澡堂眼前一黑、因为脱发熬夜看洗发水攻略、因为拔智齿肿得像个蜜蜂小狗,足以列入大学生必须体验的 100 件小事。
除此之外,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严重。互联网至今还是一片祥和,多亏了他们只是输出发疯文学而没有真的发疯。不过,气不发出来也会憋出问题: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憋一天肝气郁结,气一下甲状腺结节,骂一句心肌梗塞,让一步内分泌失调。
还有人只是头痛和胸痛,上了医院却查出了肿瘤,被迫上了手术台。不怪有同学呼吁:
安排体测干嘛,统一安排体检啊。
大学生怎么这么“脆”
这届大学生,为什么拼过命?答案是学业和就业。
带着“上大学就轻松了”的美好憧憬进入校园的大学生,直面了人生中最大的骗局。
大学夜生活里,不一定有灯红酒绿,但一定有写不完的课程论文、做不完的实习周报。一进大学,四年熬的夜比前面十八年加起来还多。有的人表面上是晚睡一天就头晕的“脆皮”,实际上是一周完成三个 Pre、两篇报告后才倒下的斗士。
更不用提双休,大学生即使没在单位体验过大小周,也多少经历过被各种会议和小组讨论支配周末的恐惧。
上了大学以后,说实在的我不再期待周末了。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满课熬夜赶作业不说,班会、班委会、学生组织开会……数不清的上课以外的全部其他事务,还要赶在不过只有两天的周末完成。
不健康的作息、运动、饮食习惯,则是压倒大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澎湃新闻报道,仅九月份,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接诊了 1700 多名 18-25 岁年龄段的病人,“主要由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熬夜消耗自己身体造成 [6]。”
不过,知不知道有问题和改不改是两码事。定时定点吃保健品的大学生和熬了个大夜把自己送进医院的大学生,可能是同一批。
丁香医生联合中国青年报发布的《2020 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学生不是不想变健康,而是秉持“收藏就是练了,点赞就是瘦了”的精神胜利法。想改变但没有行动的大学生是不想改变的两倍 [7]。
当然,也有半数同学表示采取过行动。其中,饮食方面的改进最为积极,而睡眠方面比例最低。丰富的夜生活、海量的大作业,缠得大学生早睡不能。
不过,无论如何,大学生们还是坚韧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甲流发烧了,先拍张扎着针的手背分享到社交媒体;下楼梯骨折了,先庆幸没别人看到、至少不丢人;康复之后,转头又无缝开始为期末论文打工,为实习公司“996”。
大学生没什么优点,就是生命力比较顽强。
是的,这届大学生可不是那种暗自垂泪的林妹妹人设。
毕竟,绕不开原因就只能迎难而上,死不了还得继续活。生活已经够苦了,跌倒的时候还不能拍个视频发网上,先让网友笑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