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对身心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有效方式。

高校应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融合思政教育目标,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打造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教育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水平。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是不同的,教学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而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增强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1]。这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一致,也与思政教育培养目标“既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又注重学生潜能的激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一致。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相互补充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应对挫折、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并未涉及。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补充思政教育短板的最佳方式,其在帮助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同时能培养其应对问题与挫折的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由此可知,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补充,在巩固思政教育成果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备思政教育隐性功能隐性教育功能,通常是指学生受到的无意识、无计划的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通常情况下,高校思政课程总是倾向于系统化讲授理论知识,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课堂缺乏互动,导致学生的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不能融合,不利于调动学生对思政课参与的积极性。

与专业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未系统化地进行思政理论知识讲解,而是借助多元化的活动或者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从而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高校将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抵触心理,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更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情绪。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但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校内心理咨询室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再加上部分高校并未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与心理问题的防治,只是单一地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治疗。

还有部分学生受“应试教育”与高强度、高压力学习的影响,在离开父母进入大学之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与适应能力,出现心理落差较大,个人情绪较差、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在大学阶段,缺少了教师与家长的监督,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孤独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兴趣也不高,从而容易使其失去生活乐趣。

虽然当前高校统一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部分高校课程形式较为单一,教育手段也相对落后,讲授式教学也未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情况,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够重视,未构建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课程设置也缺乏合理性,通常是一周一课时,从而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形式化,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有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的,其教学对象较多、教学范围较广,教学任务也十分繁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既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以及情感方面的问题。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而是由辅导员、管理层教师以及思政教育者兼任,导致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之后无法向教师寻求帮助,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者综合素养欠缺,不仅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未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尽管部分高校将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但是其在专业课与通识课实施方面仍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与反馈机制,从而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思政教育的成效。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日常实践活动中,能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问题,科学管理自我情绪,并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处理好生活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职业规划,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自我认知是指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借助“修心养性”“宽以待人”等思想,帮助学生自主评价心理认知与行为认知,引导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开展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融合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摒弃原有的目标,而是将新的教育目标与原有的教学目标相融合,形成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隐性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是不同的,若过多地开展显性教育,则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要采用较为隐性的方式开展,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成教育目标。三是动态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课堂表现、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优化。

运用多元方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必备条件。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应将学生兴趣视为切入点,将抽象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与思政理论生动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般是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选取典型的、特色型的实用性案例开展教学。教学案例既包括校园实际案例或者社会热点问题,又包含比较典型的心理实验以及心理案例。教育者选取案例之后,要对教学案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再根据教学案例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并针对性地将文字资料或者视频案例等内容进行呈现,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案例、讨论案例,最终由教师对课堂案例进行总结与评价,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其二,角色扮演法。1978 年版的《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中提出了角色扮演的定义:“与功能相一致的动作或举动”。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特殊的情境,借助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定所扮演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神情或者动作等对角色的心理进行体验,而后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含有的思政元素以及隐性心理教育元素进行分析与讨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其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简称 PBL,是基于项目而展开学习的教学方式。其具体指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以此问题为依托将教学内容设定为多个含有思政价值的工作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其次,要融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此高校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开设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借助互联网媒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进而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传授思想政治知识。例如,可以在公众号或者微博等平台向学生推送关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文章或者微视频,将各种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资料,切实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二是高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网站或者平台的建设力度。

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国内外优质的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教育平台观看相关视频,学习课程内容。教师还可以将课后作业发布到相关教育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进而构建一体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网站如“易班网”等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与情感状况进行追踪与掌握,及时了解学生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进而确定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

最后,要构建家长与教师协同合作体系。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课程思政要获得多方面的支持与认同。高校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家校活动,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选择思政教育方式,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若学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加入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行为与心理进行一定的干预。

结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中发现,课程思政将学科性知识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了更深入地开展课程思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举报/反馈

深度观国际

4552获赞 3451粉丝
专注国际时事,辛苦大家点点关注,给个爱心,万分感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