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近年来,该村借助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优势,实施“阿者科计划”,通过“内源式村集体主导”发展模式,盘活了村庄,带动了群众增收,促进了梯田农耕文化传承发展,阿者科村乡村旅游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留住特色守住乡愁
为守牢生态底线,阿者科村在抓好哈尼梯田遗产区森林、梯田水系治理等工作的同时,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遗产区植被覆盖率达67%、森林覆盖率达49.6%。
以梯田、古村落保护为首要前提,设立传统民居保护资金,对传统民居进行集中修缮,实现挂牌保护。把传统村落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纳入遗产区村寨村规民约,以“绣花”功夫还原阿者科乡村原始风貌,恢复了传统的木刻分水法和“赶沟人”制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使民居和村寨留住了原真、留住了特色、留住了乡愁。
同时,利用宣传、教育、传承等手段大力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建设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打造民族文化传承文艺队、培养非遗传承人等方式,实施哈尼古歌传承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挖掘了《哈尼古歌》《四季生产调》等一批文化精品。
实现保护开发双赢
“为打造阿者科梯田文旅这张‘名片’,新街镇积极争取县政府予以支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该村文旅产业发展。”据新街镇党委书记周娴妤介绍,元阳县人民政府与村集体联合成立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由政府出资30%建设游客中心、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65户村民以房屋、梯田等旅游吸引物和资源入股70%,申请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村民选出“致富带头人”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统一组织村民管理村寨,经营旅游接待,村民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管。
该村围绕赏田园风光、忆古村乡愁的思路,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在保持传统村落原真性和遗产完整性的基础上,推出“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3个主题的活态文旅体验项目和19场精品活动,向游客展现传统村落的淳朴、原真和宁静,勾勒哈尼人民世代沿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生活画卷,满足城市游客回归自然的本真需求。
“阿者科村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破坏传统村落格局,公司所有旅游产品开发,均要恢复传统生产生活设施,主打预约式精品旅游接待,发展深度体验式旅游。”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总经理高烟苗说,公司不接受任何外来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本地村民自主创业就业,不允许村民再出租、出售或者破坏传统民居。
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阿者科计划”创新构建了“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利益导向机制。旅游发展所得收入30%归村集体旅游公司,用于日常运营和后续开发建设,70%归村民分配。
在村民分配的利润中,传统民居保护分红40%,鼓励村民保护蘑菇房等传统民居;梯田保护分红30%,鼓励村民持续耕种、保护梯田景观;居住分红20%,鼓励村民继续居住在村内,保留原住民核心人文环境;户籍分红10%,鼓励村民保留村籍,共同参与村集体事务,让村民在坚持传统文化和自然保护中获得可持续的收益。2019年以来,公司成功举行6次乡村旅游发展分红大会,共计分红78.51万元,实现户均分红1万余元。
该村将纺织染布、插秧除草、捉鱼赶沟、野菜采摘、哈尼家访、磨豆腐等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推出了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主题性体验项目,开展歌舞风俗活动,着力打造以体验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乡村旅游,不断丰富文旅融合新业态,满足游客需求。
同时,通过打造“元阳红”等优质品牌,形成了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梯田茶等一批标准化生态产品,村内孵化出住宿、餐饮、工艺品等个体经营户10余家,构建起了村民和景区的“利益共同体”, 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了现实。
原标题:《乡村振兴看产业 | 元阳县阿者科村: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
举报/反馈

中国网

88万获赞 0粉丝
以外宣为特色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