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被迫和妈妈分离,就会导致一系列身心不良的体验。
就像3岁前的孩子,如果妈妈经常“消失”,可能是出差,亦或是其他原因的离开,都可能让其体验到与妈妈分离而感到的巨大焦虑、无助和恐惧的感觉,而这就可能形成“分离创伤”。
分离创伤的人,一生都在寻找理想“妈妈”
分离创伤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焦虑和恐惧,那么这种创伤的严重程度是怎么来界定呢?
一般情况下,创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创伤的年龄段。
越小的孩子受到的创伤会越大,因为孩子越小,依赖妈妈的程度越高,所以妈妈不要觉得孩子小,不记得事,就可以随意''消失''。
二是离开妈妈之后,孩子可获得的依恋质量。也就是说,在没有妈妈的情况下,孩将获得怎样的照顾。
如果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等人可以及时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等需求,那么孩子就可以建立新的安全型依恋,否则孩子就很可能形成非安全型依恋,而且,还可能面临双重创伤:一方面“失去”妈妈的痛苦,另一方面是非安全型依恋。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但爷爷奶奶不喜欢ta,这就会产生双重创伤。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走进恋情,就会把自己对理想妈妈的渴望投射到伴侣身上,希望伴侣不离不弃,总是爱自己、疼自己。
就像那些比较粘人的女生,她们对分离异常敏感,而这很可能和她们小时候的分离创伤有关。
另外,还有一些小时候经历过分离创伤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一旦感到不安全时,就会萌生“ta一定会抛弃我”的想法,然后为了避免被抛弃带来的恐慌和无助,他们会主动提出分手,只是这时的分手并非其本意,他们真正渴望的是对方能带着爱意回到自己身边。
可见,分离创伤的人,内心是自卑、敏感、脆弱的,同时也会极其渴望“妈妈”般的爱。
而另一类人,则是经历分离创伤的另一种极端者:
ta渴望亲密,希望能接近潜在的依恋对象(朋友/伴侣)。
但当那些人靠得太近,ta们会变得非常不舒服,并渴望退出这段关系。然而,觉察到对方离开,ta又变得焦虑,肝肠寸断。
因此,ta传达给别人的信息其实是:“我喜欢你,但你离我远点”。
——这种就叫做吞没型创伤。
每当恋情再进一步时,男人很容易有一种被吞没感,从而产生逃离的念头。而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在童年时,遭受过严重的“吞没创伤”。“吞没创伤”是怎么来的?大多数是因为母亲过于控制。比如偷看孩子日记;比如不许孩子有独立空间;比如借着“溺爱”之名,对孩子进行精神的阉割。
遭遇“吞没创伤”的人,人格特征是:冷漠。有“遗弃创伤”的人则相反,人格特征是:多情。因为他们曾被无视和疏远,甚至是遗弃。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两大动力是性与攻击。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将其修正为:人的两大动力是亲近与疏远,或者说是依赖与独立。
长期累积埋下的心理阴影-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 3 个常见征兆
“我的人生毫无意义”、“我不要”、“放弃吧!我是不可能变好的”
和“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一样,“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者回想起创伤事件,会引起如头晕般的生理反应、自我毁灭及冲动行为、抱怨、回避任何可能引起创伤回忆的情景、绝望、退缩、与他人的关系受损或失去信任、感受到威胁等等状况。
在难以脱离或是无法脱离的关系中,受到长期或重复的创伤,或者是连续不断的创伤
儿童时期常见的是被吞没创伤,俗称:溺爱。
溺爱,跟爱毫无关系,跟孩子的真实需要毫无关系,只是父母内心痛苦的自编自导自演。
有一种溺爱,是因为家长怕失控,干脆就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与成就感。
正常是,两个人格较完整的人之间会自然形成界限。
但如果妈妈的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就容易把孩子当成妈妈的自我,甚至包办孩子的所有决定。
然而真实的孩子有自我的需求,自然不会总是领情,妈妈就会有怨气积累起来,忍不住抱怨:孩子没良心,不会体谅妈妈。
——这样会使得孩子将来也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界限,得罪人而不自知。
如果父母的假自我极度脆弱,无法承受冲击,会把各种内心冲突投射给孩子,把它说成是孩子的。比如,母亲觉得自己受了某人冷落,转而对孩子说:某某其实讨厌你,但是碍于我的面子,他不说出来。
这样会使孩子的自我意识变得混乱。更严重的,妈妈在孩子精神崩溃甚至自残的时候嘴角无法抑制地露出微笑。所谓“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看上去情绪稳定宽容隐忍,孩子则经常无故暴怒崩溃。大家都说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太宽容溺爱,才惯成这样,所有人联合起来攻击指责孩子。
这些孩子的自我不断破碎无法聚合成形,抑郁的概率直线增加。能活下来,就是强者。
尽管“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已刷新了人们的意识,但如何把这一理念应用于生活中,落实到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中,仍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