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观,字国光,河北保定人,出生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当时著名的贪官。他一生贪腐,以权谋私,欺压百姓,成为明朝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
刘观早年家境清寒,但他聪明过人,凭借着勤奋好学,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进士。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起初,他也是一名清廉无私的官,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刘观逐渐变得贪婪起来。
他先是以各种名目向百姓索取钱财,收取贿赂,然后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大量土地据为己有,成为了当时的大地主。他还勾结商人,垄断朝廷的贡品,从中谋取私利。刘观的贪腐行为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广泛不满和愤怒。
但是,刘观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更大的权力,更高的的地位。于是,他开始勾结当时的权贵,以寻求更广阔的前途。他成为了韩林儿的亲信,为他出谋划策,助纣为虐。韩林儿对刘观极为器重,任命他为丞相,让他成为了当时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宣德初年,没有禁用官妓的规定,官员们宴会聚乐,均以奢侈相尚,歌妓满于宴席之上。刘观私下接受贿赂,那些御史们也都贪污放纵,无所顾忌。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韩林儿的失败和死亡,刘观也失去了靠山。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罢朝后,明宣宗将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召到文华门,对他们说道:“祖宗那时,朝臣们都谨慎自守,近来却贪浊成风,这是什么原因呢?”杨士奇回答道:“永乐末年已经有这种情况了,如今更为严重。”杨荣说道:“永乐时,没有超过方宾的。”明宣宗问道:“今天谁是最严重的?”杨荣回答说:“刘观。”宣宗又问:“谁可以代替刘观的职务?”杨士奇、杨荣推荐了通政使顾佐。明宣宗于是将刘观外派去巡视河道,任用顾佐为右都御史。御史张循理等人趁此机会纷纷上奏章弹劾刘观,并且涉及到刘观之子刘辐许多贪赃枉法之事。明宣宗大怒,下令逮捕刘观父子,拿出弹劾他们的奏章给他们看。刘观上疏为自己辩解。明宣宗更加恼怒,又出示廷臣们先后送上的密奏,其中有枉法受贿赂达千金的情况。刘观这才认罪,于是将他下到锦衣卫狱中,贬为庶人,没收全部家产。
宣德四年(1429年),要将刘观处以重刑时,杨士奇、杨荣请求免其一死,明宣宗将他刘辐流放到辽东戍守边疆,而命刘观跟随前往。最终,刘观客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