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投入运营需要大量的软硬件设施,含医护人力资源、组织和科室架构、药物和技术、保管和储备、手术和康复、住院和管理等纷繁复杂的海量资源。
医院一系列运营、维护、救治、给药、耗材、人工等费用,这是维护医院正常运转的损耗,通常由患者分担,这就是医院收费的基本逻辑。
换句话说,患者去医院诊治,是要交钱的,交多少?与病情轻重、救治难度、住院与否、医疗投入等相关。
为减轻患者就医费用压力,国家设立符合国情的医保制度,并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如:
大力研发国产医疗设备技术和药物,减少对国外高价设备和药物的依赖,降低患者就诊成本;开展药物集采和谈判,消除虚浮的药价泡沫;用药和技术向重点人群倾斜,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等。
不过,医院作为就医突出环节,如果“作风不正”,从患者身上“多掏钱”,似乎难度不大,或者借患者的手,向医保资金伸手,也有漏洞可钻,这就值得患者重视和注意了。
从医院看,专业性较强,不少患者对检验检测报告、收费账单根本看不懂,或看懂了大概的治疗、检查、药物、耗材等收费,但这些项目是否有必要、数量是否合规,是很难判断的。往往是:账单总额多少,我就交多少。
本质上,这是对医生和医院的信赖,但也恰恰成为一些“作风不正”医院的空档,在账单“做手脚”。
从患者看,通常默认好信任医院、医生是专业的,有职业操守,而且绝大部分患者“心比较大”,不会想那么多。以住院患者为例:
如果医生把病治好了,欢喜地去交钱,哪怕有的钱是借来的,也极少会核对账单费用的合理性;如果治不好,唉声叹气,愁云惨淡,更不会留意账单上的“猫腻”。
可以说,医患之间是一种信任关系,如果某天出现一个医院大肆向患者伸手,多收费用的问题,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起码宝贵的信任立即褪色,甚至消散,很难弥补和恢复。
医院如果“作风坏了”,通常会有很多渠道朝患者伸手:检查项目多一些、诊疗流程杂一些、药品数量超一些、收费项目重复一些,或超标准、或套用收费,少则几十块,多则几万块就“掏出来”了。
有5个类型的患者群体,可能是重点“伸手对象”,要瞪大眼睛。
第一类:普通住院患者。
小到婴儿幼童,大到高龄老人,人数不算少。举一个例子:很多住院病人输液,护士会打留置针,只扎一次就可以,但有的收费账单是住院每天都扎,收取相关耗材费用,明显不合理。
第二类:疼痛类急症。
如肾结石、尿道结石等,有的是几十元、三两百元就可以解决了,但可能推荐选用几千块“套餐”,病虽然治好了,痛症消失了,但明显是治疗路径选错了。
第三类:慢病患者。
这个群体有点庞大,而且病种不少,最常见的是:同规格的药,医院药房的药,比网上的价格高很多,不少患者遇到过类似憋屈的事。
第四类:急诊或ICU患者。
大到手术材料费、药费、检查费,小到抽血、护理费、诊查费、床位费、暖气费等,通常账单一大串,让人两眼绕圈,里面藏几项太简单了。关键是病人往往无法说话,一旦不幸离世也很少有人关注。
第五类:自费患者。
多见于自费类抗生素,价格不低,或白蛋白、球蛋白的使用量多,等等,而且这类患者不涉及医保资金报销,后期即使发现问题,维护自身权益的困难很大。
其实大前提是有的医院“心坏了”,才有后面的事情。只要患者来看病,不刮一层皮肯定走不了,就像老鼠钻进米缸,粮食绝对不够吃,怎么解决?
医德医风和监督是一定要强调和严厉的,但不能自己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当评论员。可以参考一下税务局的“金税四期”系统做法,让小动作无法遁形。
某种医疗检查、某种疗法最多在某个治疗区间内只能用几次,一旦超出之后,系统立即提示;某些药物和耗材,一定时间内只能用一定的频次和数量,一旦超出立即就预警;单个治疗金额达到一定总数,必须综合审计,等等。
关键是系统不能由医院掌握,要由上级医务部门监控,这样应该可以堵住一些漏洞。
仅仅靠电脑系统绝不是万能的,但起码能解决很多“猫腻”,同时,病人及家属要掌握相关的诊疗基本常识,可适当储备一些危重症专业知识。比如:晚期尿毒症是“肾脏基本报废了”,很少排泄尿液,如果医院账单显示多次“导尿”,肯定是不正常的。
总之,人生多艰难,尽量不得病,才是最管用的办法,如果去医院,心要细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