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管理,首先要学会识人心、懂人性,只有拿捏好人性,你才能更好地去做好管理。
可以说只有你识人心,懂人性,你的管理之路才算入门。
因为千人千面,人心是叵测的,如果你不了解人性,那么你很难从中均衡;如果你察觉不到人心变化,那么你也很难带出一支优秀的队伍。
认知:流动的人心,不变的人性 有关人性的角逐,在企业管理中其实并不少见。分享3个小故事,相信对人性就更明白了。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
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
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
有一段时间,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
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实施不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
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
新政策一出炉,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船东为了提高生存率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人心是流动的、善变的,但人性的趋利避害这一特点是一成不变的。
如何把握好人性角逐这个度,一方面能够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又要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这极大考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所以,在管理中别太相信人,要相信人性,与其想方设法去驾驭人,不如学会去驾驭人性。
要明白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利益最大化,实力和利益决定着一切,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好坏之分。
在管理中,你要视人为人,把下属看成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工作机器。
而现实中,很多管理者坐上管理之位后,便“官瘾”大发。
他们在管理团队时,管理手段简单粗暴,通常会忽略下属内心的真实感受,总是板着脸自以为是来说教,在下属的声声附和中获得领导该有的征服欲。
下属可以被约束,但决不能被“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做管理,不要“我以为”,更不要将下属当“孙子”。
要学会尊重对方,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化,平等地去对待。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奖励,更要有情感上的关怀,而不是将他们视为标准化。
我一直认为,做管理,管他人,顺人性,管自己,逆人性,只有这样才算合格。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罗森塔尔效应”,当你期望下属表现优秀时,你便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会激发下属的正向行为,他可能真的就越来越优秀,最后成为你期望的人。
相反,当你对下属持有负面预期时,觉得能力不行,态度不好,往往是越看越不顺眼,从而抑制住下属的表现,等过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就真的越来越差劲。
如果你不懂欣赏下属,看不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他永远不会进步,也拿不出最佳的结果产出。
我一直在讲,“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人才的价值。
同样,“好老板是懂得欣赏的”,这句话并不假。下属不会轻易辞掉不好的工作,只会离开差劲的老板,扪心自问有多少员工的离职是因为他的上级领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管理者发现下属不足时,是否有真正反省过自己的管理问题?有时员工的缺点也正暴露了自己的管理不足。
面对下属的缺点换个角度来看,常常就成了优点,管理者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全面的去欣赏下属,始终对员工保持“正向期待”的态度,而不是总在小事中挑刺。
的确如此,管理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力去激发下属的善意,让他们从善意中学会良性竞争。
比如,你要重用一个有结果导向的人,而不是喜欢吹捧却不干实事的人。
如果反过来,那么员工便会觉得只要我拍好领导的马屁,就能得到重用,一旦这种行为渗入内心,长此以往会激发人性的善,还是激发人性的恶?
那作为管理者,该如何更好地去驱动人性的善呢?这三个要素很重要。
在职场,任何人不是为公司而工作,也不是为领导而工作,他只会为自己而工作。
与其抱怨下属缺乏动力,那不如真正去了解下属的动机,他为什么而工作?
如果他的动机是赚钱,那么你就将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相结合,进行物质上的激励,将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他注重短期成长,那你就拿出领导的姿态,一步步带他去成长,赋予他成长的使命感。
只有你的方向正确,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挖掘到下属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动机,因人而异,具体量化。
从易往难,人们感到很痛苦,不愿去做,但从难往易,他们便乐于去完成。
所以,面对有难度挑战的工作,管理者一定要丑话说前,和下属明确哪些是属于他的工作,哪些是他该承担的责任,分清责权边界。
但并不意味着让你撒手不管,而是当下属遇到难题时,你要提供解决思路,或眼见事情要崩掉再插手,防止下属白忙一场,拿不到结果。
总之,管理者不要为员工兜底,而要学会为员工结网,从让他们不断上手尝试中,逐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方法,给他辅导,帮他拿到结果。
有机会,有能力,如果下属懒得去做,那也很难有所作为。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寻找合适的锚点,提示员工去做。
这就好比你定好大的方向,授权下属放手去做,但在做的过程中,你也要做好节奏把控,耐心告诉下属,确保他们行动方向没偏离,工作落实到位。
水平越高的领导,越不会硬管,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下手,摸清人性,更好的去做管理。
激发人的善意,要视人为人,让下属得到足够的尊重;要懂得欣赏,从赞美中促使员工去做,帮助他们去拿结果,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