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人们说,老、中、青三代人思维理念、人生境界各不一样。
“人生三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的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上文都是笔者凭记忆写出的的。然窃以为,大师的话无非还是说一个“欲”字,思欲、求欲,得欲三种境界也。不过,此思是孤独的思;此求,是憔损的求;此得,是无意的得。
大师是崇尚德国悲观主义哲人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的,在王国维看来,生活的本质是欲望、是痛苦。生活、欲望、痛苦是一个东西,所谓人生就是这三者的结合。生活——苦痛——解脱,这是全部人生的三部曲。他曾说:“夫吾人本质既为意志矣,而意志之所以为意志,有一大特质焉,曰生活之欲。”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就是“欲”。而“欲”最终导致苦痛,因此需寻解脱之法。
王国维曾用叔本华哲学理论,从分析生活的本质开始评论《红楼梦》。
举一例,他分析了《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中贾宝玉还玉给和尚的一段对话,认为不幸的生活是由自己之所欲,而拒绝、出世也不得不由自己。所谓玉者,欲也,还玉即意味着抛弃生活之欲。由此,《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提出了人的生活之欲的大问题,更在于“以其示人生之真相,又示解脱之不可已”。
(红楼梦)是悲剧。悲剧的价值在于,将人生的苦难、恐怖、不幸展示在人面前,并通过它关照人的灵魂,人是有原罪的,人必须通过悲剧来了解自己的未来,从而达到灵魂的净化和原罪的解脱。
大师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他说悲剧要写出一种巨大不幸,由于悲剧中造成不幸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过失的悲剧、命运的悲剧和人生的悲剧,其中人生的悲剧最富有感染力。《红楼梦》就是“人生的悲剧”的一个典范,它写的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这种悲剧既非命中注定,亦非过失造成,而是“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就是说这种悲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
其实中国的文学少有像《红楼梦》那样揭示人生悲剧的真谛的。
中国文化喜欢浅薄的大团圆的喜剧,即使高明如《牡丹亭》、《长生殿》也未能免入所谓“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的俗套,《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都是如此,缺乏悲剧的震撼力。
窃以为《桃花扇》是有那么一点点悲剧的,但还是没有达到解脱,通篇都是写“欲”。结局描述侯方域和李香君在生离一段时间后同时到达楼霞山,正在互述衷肠之际,被张道士一声喝醒,始知他们已处在无国无家无君无父的境遇中,因而抛弃尘缘,双双入道。这样的结局不能令人信服的,生生死死的一对恋人怎么可以在一声断喝之下,抛弃了“欲”,顿时解脱?所以说,《桃花扇》的解脱,非真正的解脱,乃巧力为之也。
如果把孔子的人生三阶段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起来归纳为“知、行、得”,理解人生应该意义更深。
孔子说每个阶段上都会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坎儿。这三个坎如果你都顺利越过去了,人的一生就无大碍了。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将做学问归之为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
人生三阶段和人生三境界是相互对应的,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人生境界。笔者就“看山看水”作一分析。
针对青少年来说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们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在个阶段他身边的人尤其家长包括朋友的作风、言谈举止等对他的影响是致关重要的,甚至会伴随他的一生,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人容易冲动,善于感情用事,尤其个人感情问题漂浮不定,很容易我行我素。所以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告戒人们这个阶段不要在感情上出问题。
说到这个阶段的人生境界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如果“6”和“9”不掉头,“6 +9=?”。
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凡事看的简单些。
针对中年人来说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到中年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社会阅历不断增多,思想也越来越复杂,社会上物欲横流,尔虞我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感到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凡事只是凭你的一张嘴和你贿赂的多少而定,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在这个阶段的人激愤、不平、忧虑、疑问、警惕、复杂。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看到的水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于是他们“猛然觉醒”认为只有奋起争斗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人间美好、人间快乐、人的理想信念等全然于不顾,开始了尔虞我诈、不顾一切、我行我素的争斗历程,但其争斗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孔子说,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告戒人们不要跟别人去斗,与其跟别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针对老年人而言则又回到了原点,他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到了老年心态慢慢走向平和,经历了太多的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后,则茅塞顿开,回归自然。象“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缓和辽阔”。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把事情看的简单了许多,正如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一碗豆腐”就是“豆腐一碗”。
在悠悠岁月中,都是匆匆过客,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做看戏者,观棋者吗。
早在1903年,还在青春期的王国维就在《游通州湖心亭》和《来日二首》中写道:
“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流露出了浓重的忧郁气质。到最后,大师只有自沉以了结人生最后的痛苦。我想说,王国维先生作为溥仪师傅,国学天才大师,一生之中还是没有得到大解脱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著名禅者曾经说过的话:老僧30年前,见山是山、水是水;后来略有领悟,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及至大彻大悟,见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无疑是常人状态,认为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后来对万物之实在性发生怀疑,这便是哲人境界;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偏执,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我觉得,较之王国维大师的三境界要高明得多。
引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作为结束语吧:“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满庭芳·蜗角虚名》宋·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
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