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0万对,办理离婚登记197.3万对。
这几年,想必大家都能察觉到,年轻人的结婚意愿越来越低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大龄青年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年龄普遍集中在30-38岁。虽然家里的老一辈人都在极力劝说,甚至每天都在做思想工作,可这部分人对结婚的态度依然很消极。
就拿我老家的一个表哥来说吧,他是87年的,因为村里都说虚岁,所以他今年也就是37岁了,学历是一本,虽然不是985,211大学毕业的,但是他们那个年代,一本也是不错的了。由于毕业后一直待在县城里的一家单位上班,圈子比较小,有车有房,一直没有结婚。虽然相了很多亲,可没有一个成的,家里人都急得吃不下饭,而他却说“习惯了一个人过”。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也不好说什么。
其实,在我们老家那边,像我表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圈子比较局限,性格偏内向,也都是普通人,虽然都有了小房子,也有了小车子,可就是结婚意愿较低。
当然,这几年,中国的结婚率确实是在下降,而且是已经连续10年下降了。据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的9.9‰到2021年的5.2‰,持续创下历史新低,甚至在去年全国结婚人数仅有683万对。
不过,透过今年前三季度的结婚人数来看,已经明显超越了去年同期,如果持续到年底肯定能扭转下降的局面。难道说年轻人的观念开始转变了?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年轻人对于结婚的热情并未消退,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还在犹豫、拖延,或者因为生活压力大而暂时没有考虑结婚。
首先,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结婚是一件既重要又复杂的事情。他们需要考虑到经济状况、职业发展、家庭责任等多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选择更加谨慎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简单地步入婚姻。
其次,社会观念的转变也为年轻人的婚姻观带来了影响。在过去,结婚被视为一种必要的人生经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然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许多人认为单身、同居或者其他的家庭形式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对婚姻没有热情。事实上,许多人在合适的时机还是会选择结婚。今年前三季度的结婚登记数已经突破了569万,这一数据说明了人们对于婚姻的追求并未减少,只是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做出的选择不同。
此外,对于年轻人来说,结婚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结婚往往意味着夫妻双方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生儿育女则是延续家族血脉的必要手段。然而,在现代社会,夫妻双方更加注重彼此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而生育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个人的选择和权利。
因此,我们可以说,年轻人并不是不愿意结婚,而是在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可能更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而不是简单地步入婚姻。同时,社会观念的多元化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虽然年轻人本身没有不愿结婚的意思,但是现实还是让他们产生了不愿结婚的念头。
从这几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连续10年的下降,已经从每年千万对降到了五六百万对,而今年结婚率突然地上升,也无法掩饰下滑的趋势,毕竟我国存在男女不平衡的现象。
那么今年年轻人结婚多的原因是啥?按照民间说法,明年2024年属于“无春年”,也就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
我们都知道,民间传统的结婚都会找寻好日子,而由于明年无春,很多人的计划也就提前了。虽然这种说法属于迷信,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大家还是愿意遵循老传统。为此,今年的结婚人数就出现了短暂的上升。
当然,我们不排除年轻人思想观念转变的可能,毕竟疫情三年打乱了很多人的结婚计划,也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家庭的重要。
不过,我们还是要注意影响结婚的因素除了思想观念外,还有一些陋习和认知,比如高价彩礼,很多地方结婚彩礼是高得可怕,而且还需要有车有房,结一次婚少不了百八十万,就是小县城小村子也得小二十万。这也是影响年轻人结婚的一大原因。
今年我国结婚率出现上升局面,但是新生儿数量却一直不见回升,而且今年的新生儿出生率比去年同期下滑了0.21‰。
不仅如此,今年新生儿的数量远小于去年同期结婚的人数(这里面还包括了二胎、三胎)。这也就是说很大一批人,虽然结婚了,但是没有要孩子的打算。
近年来,我国出生率正在不断下滑,而人口老龄化进程却在不断加快,以此产生的影响就是人口红利、劳动力减少,国家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国家经济发展开始衰弱。
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结婚率下降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孩子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过高,老人的医疗负担过重等。
虽然各地政府采取了很多“催生”措施,如提高生育津贴、下发生育补助、教育补贴等,但是依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而如何提高年轻人的生育率,就成了一件急需要解决的闹心事。
总之,结婚生育问题是当下国家的大事,需要有正确的解决方式,否则这种局面很难改变。即便年轻人都想结婚和生育,也都会因为现实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