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余亩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电板一眼望不到头,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电能;水面下,一群群“会跑步的鱼”撒着欢儿追逐……
这种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渔光互补”模式,不久后将在萧山益农落地生根,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养殖融合发展。
屋顶光伏
作为萧山率先探索“整村光伏”的美丽乡村,群围村于今年4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让“借光生金”的愿景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群围村依托“共智富联合体”辐射周围村庄,带动民围村共同开启“光伏+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通过“渔光互补”形成“一地两产”,实现坑塘水面的高效利用,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村社遭遇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突围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胆识。群围村瞅准绿色发展机遇,以光伏发电项目作为主要切入点,自行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3MW,彻底打响了“整村光伏”的第一枪。
依托“村企合作,村域共富,村民共享”的建设理念,群围村搭起光伏发电的“架子”,根据辖区内村民、学校、企业等不同主体实际情况,探索出两种模式结合的并网方式——农户按照全额上网的方式进行电价结算,学校等公共区域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模式收费,使收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趟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
针对农居房屋顶情况复杂多变的情况,群围村通过统一设计,在整体规划中把握美观、实用与高效原则,充分彰显了未来乡村建设的科技感。得益于这“借光生金的黑科技”,农户区总体年可发电约54万度(千瓦时),年增加收入超23万元。通过集体投资,免费在农户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年每户能享受3000度(千瓦时)的用电补助,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光伏带来的红利。
群围村双碳经济驾驶舱
除了看得见的“样子”,群围村更注重“里子”。围绕社会、经济、共富三大板块的效益,群围村特色打造了3310双碳经济驾驶舱,以智治物联系统为依托保障,对光伏项目运作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精准智控。
与此同时,实时监测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发电效率、收益曲线以及回本周期,全程把控项目运行的关键环节,切实增强光伏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和特色性。目前全村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186万度(千瓦时),减碳670吨,等价植树980棵,并产生了近100万元的实际收益。
“光伏项目的大胆尝试与探索是壮大集体经济的有力举措,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群围村党委书记郑剑锋说,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中的一个崭新亮点,“渔光互补”是党建统领下惠及群众的又一项民生工程,更是群围村争先创优、勇立潮头的精神体现。
(图片由群围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