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派克在他的心理学巨著《少有人走的路》里是这么定义爱的: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但“爱”这种东西,还是太抽象了,你会发现,人类所有高层次、精神方面的追求,都是无法直接被观测和理解的,美、自由、真相,莫不如此。
爱就更是这样了。
翻开所有以爱为名的作品,却充斥着嫉妒、愤怒、暴虐、占有欲,它们的源头是惧怕,反而试图正面描写爱的作品,却显得虚假、无聊,一定要一波三折才「够爱够真」。
这是因为“它”是不可说的,只能通过不厌其烦地对「非它」进行描绘,通过反复经验校正方能窥得“它”是什么。
但遗憾的是,人总会迷失在非它里,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地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沉溺在非它的痛苦中上瘾,无法自拔。
所以,在心理学层面也一样:我们总要经历所有爱的“非它”——嫉妒、愤怒、暴虐、占有欲,在这种不断的拉扯、冲突、磨合中,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才能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
换一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情的本质也叫「心理可视性」。
就是在这个对的人面前,我的心理世界全都被你看见了。看见得越多,意味着你越懂我,而你越懂我,也意味着我越爱你。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词叫「脆弱暴露」,但脆弱不是随随便便暴露的,一个人只有被看见了,被理解了,他的脆弱才会暴露给你。
然后更深层次的依赖和爱,才会产生。
比如一个女性朋友A来找你聊天,说公司天天加班,吐槽老板没人性,不解风情、比较木讷的直男估计会diss说:
“那有没有可能是你工作效率太低啊?”
那话题估计到此终结了,进一步的更深层次的话题,也就聊不下去了。
那如果比较懂女生的男生,更能看到女生的心理世界,就会附和说:
“我去,你公司也太坑了吧。不过我公司也没好到哪里去,你不知道我老板他有多会画饼……”
这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会让女生觉得你很懂她,随着交流和沟通的持续,然后就会跟你聊更深层次的话题,比如她的原生家庭啊,她的理想型啊,她的小缺点和小脾气啊……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脆弱暴露。
也就是说,随着双方的心理世界被不断看见,又被不断理解,双方的脆弱也会不断暴露给彼此,更深次的依赖和爱,也就顺其自然产生了。
很多男生之所以追不到女生,并不是因为他长得丑,或者没钱,更多的是他不懂女性思维。
很多时候,男性思维与女性思维的鸿沟,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还不可逾越。
这也就是为什么女生总是吐槽男生「普信男」、「直男癌」,男生总是吐槽女生「作」、「公主病」的核心原因。
但其实,只要男生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女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和考虑事情,女生的心理可视性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不可视,你就能想女生之所想,急女生之所急,成为「女性之友」。
再难搞的女生,也会轻易被你追到手。
同理,女生若能站在男生的角度和立场上,试着去理解男生,很多矛盾也将不复存在。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