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45年来,中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当惊世界殊”的巨大成就,让世界为之赞叹。中国也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为充分展现河南改革开放45年来的成就,大河财立方选取省内45个有代表性的县域,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重磅推出河南经济地理系列报道《45年·45城》,全景展现河南县域45年以来产业的转型升级、变迁之路。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文 李博 摄影摄像】1965年4月5日,一泓清波划破了安阳林县的历史长空。十万林县儿女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精神胆魄,自此深融于林州人民的精神血脉之中,引领一代代林州人艰苦创业,探寻富家兴业之路。
从上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到80年代外出发展建筑业;到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和市属工业,汽配等行业蓬勃兴起;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建设,文旅产业乘风而起。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林州人民书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奋斗传奇。
如今的林州,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协同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着充沛动能。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657.4亿元,同比增长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2元,同比增长4.7%。
从温饱难裹,到中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林州发生了什么?
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
在建筑行业,“林州人”是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早在明清时期,林州工匠的建筑技术就已闻名天下。据《重修林县志》记载:“近则工界颇见发达,北方各省铁路、汽车路、矿业及其他精巧著者尽见林工。”
“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十年修建,更是培育了无数的能工巧匠。
1978年,改革开放号角吹响,推开市场经济的大门。林县(1994年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县委、县政府看准建筑业发展机遇,把传统优势建筑业作为发展林县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号召建筑工人出山创业、建筑致富,由此掀起了“一把瓦刀闯天下”“千军万马出太行”的创业进程。
林州市人民政府官网资料显示,彼时的中共林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强化管理,把这一支支“散兵游勇”式的外出建筑队,组建成浩浩荡荡的外出建筑大军,成为农民勤劳致富的突破口和林县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新起点。
“质量第一,负责到底”,这句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留下、深深印刻在林州工匠血脉之中的口号,更是让林州工匠在全国建筑业站稳了脚跟。
林州一家建筑集团的总经理郭永亮曾向媒体讲述了一个故事:1994年,他刚刚到工地做一名瓦匠学徒,教他的师父是一位林州同乡。师父手把手地教,他也认认真真地学,可是每次等他把活儿干完,师父却还是要重新砌一遍。这让郭永亮十分不解,师父对他说:“当年咱修红旗渠,每个村负责的渠段都要立一块‘责任碑’。把活儿干好,这是咱的责任,你是新手干活儿毛糙,所以我得再修一遍。”
正是这种看上去有些“轴”的做法,让林州建筑队伍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打硬仗、重合同、守信用的品质享誉全国,被称为“十万大军出太行,匠乡劲旅遍神州”。
1989年,林州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首批劳务基地县。到1992年,全市外出建筑从业人数已达13.5万人,居全国之首。拥有固定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施工队540个,流动资金达1.5亿元。林县建筑业大军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市、县,并打入南也门、科威特、俄罗斯等国际市场。1995年,林州被原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全省首批“建筑之乡”。
△“河南经济地理”新闻策划(林州站)工作座谈会
工业崛起“富太行”之路
一汪渠水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敢拼敢干的林州人民开始寻找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发展。工业由此起步。
不过受制于历史条件,改革开放之前,林州的工业主要围绕农业开展,例如小化肥、小农药、小农具等企业,大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老,且产品质量不高,一些乡镇开始寻找其他的致富之路。其中就有姚村镇定角村。
“我们村的工业当时只有三盘简易锻造炉,以打造农具加工为主。搞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经济效益不大。刚好1975年,一个在外地的老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产品,说可以搞汽车仪表上的一个小零件。”如今凤宝集团的创始人李广元,正是当年定角村的会计,掌握“财政大权”的他正铆着力气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有了老乡的提议,定角村很快就行动起来。没技术,就到山西、河北、安阳等地方学习;没钱,就全村一家一户集资;没政策,就县、乡、镇多方协调。
1976年,三个铁匠炉,新建了一个翻砂炉,二三十台手动车床,定角村的汽车配件厂就这样开张了。虽然当时技术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零配件并不完美,但因为市场经济导致的物资稀缺,这种汽车配件还是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形势的飞速转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1982年农村大包干责任制后,受政策环境影响,林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林州首次提出要把工业作为一个主要产业进行发展,实施县、乡、村三级工业大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
林州首家上市公司林州重机,就是在此阶段诞生。当时(1982年)年仅20岁的郭现生承包了申村的集体企业林钢站北锻压厂,开始生产农具与钢球。5年后,向煤机制造业的专业领域转型,成立了林县重型煤机设备厂,正式生产煤矿机械单体支柱配件,并由此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煤炭综采机械设备供应商。
20世纪90年代,林州工业经济进入高速推进阶段,经济发展第三部曲“富太行”拉开序幕。林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时期,林州市市属工业和乡镇企业全面提升,“千村百万工程”“千村千万工程”全面实施,“六路奔小康”战略积极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力创百亿、争当百强、全面振兴、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林州工业经济的框架基本形成。
“当时市里面开展‘千村百万工程’的力度非常大,就是三年内要实现1000个村销售收入达到100万。由于汽配行业的发展,定角村在1980年就达到了,是当时全市的排头兵,市里面给我们的支持也非常大,要求我们带好头。”李广元向大河财立方记者回忆说。
1995年到2000年,林州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型,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茁壮成长。
曾经的配件厂也在1992年变身成为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汽车配件产品增至20个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企业效益以每年40%的幅度递增。
郭现生的林县重型煤机设备厂,也在1994年转型,以重型煤机设备厂为核心,联合林州市重型锻造厂、林州市重型铸钢厂、林州市重型机械厂和林州市重机劳动服务公司,组建林州重机(集团)公司,开始由简单的机械锻造加工向机械精加工迈进。
一组数据显示,到1995年底,林州市乡镇企业达到22277家,总产值9566589万元,从业人员28.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8元。
新兴产业焕发太行新活力
进入2000年的十余年间,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林州工业经历了结构性调整,“两高一低”项目受到限制,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钢铁、铝电、煤机、汽配、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开始形成。转型升级,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旋律。
如1975年一样,李广元也在为凤宝集团寻找转型之路。几番周折,电子级玻璃纤维行业成为他的新选择,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远新材)由此诞生。
据了解,电子级玻璃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大的优点是绝缘性、耐热性好。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产品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彼时其作为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新兴的技术和设备基本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
决定了一件事,就要硬着头皮干到底。凭着一股林州人血脉中流淌的“犟劲”,李志伟(李广元之子、光远新材董事长)全国各地找设备、找人才、找资金。跌跌撞撞中,2012年,光远新材一期电子纱项目终于启动,从破土动工到点火仅用了12个月的时间,创下了国内外同行业项目建设速度的新纪录,被誉为玻璃纤维行业的“林州速度”。此后,二期、三期、四期,光远新材以几乎每年都有项目投产的速度快步发展,接连创造新的“林州速度”,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在光远新材逐步站稳脚跟的基础上,为加快推动林州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2017年,凤宝集团成立林州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瞄准世界中高端水准,打造覆铜板智能制造标杆工厂,专攻高频高速、高端IC载板等“卡脖子”技术难题。
林州重机也在积极谋求转型之路。随着世纪初钢铁行业的兴盛,林州重机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此后行业步入萧条期,林州重机受到严重影响,加之脱离了主责主业的投资判断,一度濒临破产倒闭,股票变成*ST。
“为寻找生存之路,林州重机积极‘瘦身’回归主业,同时深耕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了高性能耐磨防腐液压支架等创新产品,将有效提升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客户成本。随着钢铁行业回暖,这一新技术有望为林州重机带来新机遇。”林州重机总经理郭钏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历经半个世纪的转型更迭,林州工业越发厚重坚实、活力焕发。截至目前,林州500余家工业企业中,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大中型企业38家,从业人数近3万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家,建成各级各类研发中心86家。其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
文旅发力“美太行”
10月的林州,正在步入一年中最美的时刻,秋意渐浓,层林尽染,像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石板岩镇高家台村,静静陪伴着一群群“特殊”的来客——来自全国各地的写生人。
作为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太行山大峡谷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被誉为“百里画廊”,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中国古代山水画宗师荆浩曾隐居太行,作画千幅,留下传世名作《匡庐图》。时至如今,太行魅力不减。
“要画北方的山水,这里可以说是首选。而且条件便利,十分适合写生,我们基本春秋两季都会来一次。”来自河北衡水学院的一名老师,正专心作着一幅等人高的山水画。由他带来的100多名学生,则分散在高家台村的各个角落,描绘着太行不同角度的壮美。
像衡水学院师生这样的写生团队,石板岩镇一年的接待量已超2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5亿元。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283家艺术院校均在石板岩镇挂牌成立了写生创作基地,当地还建有两家高档美术馆,布展面积3200平方米。
除了北雄风光的独特魅力,石板岩镇写生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当地对文旅产业的重视与全服务链条的布局。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石板岩镇的写生产业其实由来已久,自上世纪80年代便已起步,并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020年,石板岩镇的新IP——“中国画谷”诞生。石板岩镇的写生产业也借此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以“中国画谷”品牌建设为抓手,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石板民居,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全面打造“民宿+艺术”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全镇共有各类民宿459家、写生基地141家,具备一年四季全天候接待条件。
距离高家台村不远处,有几座建筑类似于学校的校舍,宿舍、食堂、教室、会议室、超市应有尽有。这就是专为写生打造的中国画谷2号写生基地。
“这里一次性可以容纳500多人住宿吃饭,一晚80~100元不等,有四人间也有六人间。吃饭、住宿、讨论学习的地方都有。”中国画谷2号写生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据此不远,就是即将完工的中国画谷1号写生基地,相较于2号基地的基础配套,将新增画室、展厅等更多功能,日接待量可达2000人。
为提升民宿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林州市还专门打造了“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品牌,并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红旗渠人家”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红旗渠人家”民宿品牌提升任务清单》等文件,规划推进“四区八镇十集群”建设,推动民宿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目前‘红旗渠人家’品牌民宿已达到35家,全市民宿数量达800余家,力争年内突破1000家,客房数量达到1.5万间。”林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中旬,林州全市共接待游客1545.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9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28.3%、102.6%,入选“2022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战天斗地换新颜
如今的红旗渠大道1号,矗立着一座十分醒目的建筑——林州建筑总部大厦。
上世纪80年代,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开启了林州人民走出太行山创业致富的进程。如今的林州,正在热情呼喊建筑人回归。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中国建筑之乡”品牌优势,林州市抓住全省建筑业综合发展试点市有利机遇,积极持续推进建筑业“二次创业”和“回归工程”,依托在外商会和乡贤,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不断壮大“总部经济”,增强行业竞争能力。
林州建筑总部大厦就是专门为建筑企业建设的“服务超市”,入驻企业不仅可以免费使用办公场所,还能享受一站式业务办理服务,税务受理登记、工会会费缴纳、“金融超市”等功能区应有尽有,足以实现“企业办事不出楼”。
为全力支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2月22日,林州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建筑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政策落实、招强引优、资质审批和危困企业盘活等问题和挑战,进一步细化了具体举措。根据建筑业发展需要,林州还逐步成立综合协调、金融服务、司法保障等服务专班,提高助企纾困解难效率,全力推动建筑行业攀登进阶。
据林州市建筑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回迁企业已有354家 (其中壹级总承包企业1家,贰级总承包企业169家 )。截至2022年底,林州建筑企业总量已突破1100 家。
不仅是建筑业。近年来,林州市坚持产业兴市,着力打造实力林州,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协同发力,业务布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充沛动能。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在多重压力之下,林州市生产总值657.4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7.3亿元,同比增长7%;全市工业企业税收4亿元,同比增长13.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2元,同比增长4.7%。
此刻的红旗渠,正沿着太行山静静流淌。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氤氲在渠水之中,深深印刻于林州人民的血脉。像创造了奇迹的先辈一样,他们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创业传奇。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