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唐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改革部署,聚焦深化全市“12345”总体工作布局,勇当改革排头兵,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军在《一呼即应 接诉即办—唐山市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民排忧解难》、《唐山市成功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区“英雄城市”擦亮信用“金名片”》上均作出肯定性批示,对我市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发改委印发《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唐山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优化督查落实方式等工作成效突出,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3个月全国排名第一,年平均指数全国排名第一;《盐碱地里稻谷香》、《河北唐山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等100余项改革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刊播,改革已成为唐山闪亮的城市名片。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唐山责任”。一是以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始终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定力,牢牢把准改革方向、科学分析改革形势、精准确定改革重点,全年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4次,承接落实中央、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事项21项,谋划确定年度重点改革任务116项,推行“三单两函一书”督导机制,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农村“双代”等重大改革试点、重点改革事项开展集中督察、实效评估,确保改革真正落地、见到实效。二是以关键少数带动改革。市委书记武卫东全面履行深改第一责任人职责,领衔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五新体系”等重大改革事项2项,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察、抓落实。市长田国良等市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攻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一老一幼”等重大改革事项30项,市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攻坚重要改革事项161项,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作用,压实“改革办-专项小组-责任部门-县(市、区)”四级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三是以先行先试牵引改革。前三季度争取全国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等37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现有改革试点数达到56项,新争取试点数和现有试点数均为全省第一。推行市级试点集成创新模式,在全市确定36项市级自主创新改革项目;建立改革群众联络员、基层改革观测点、改革观察员联动创新模式,推进改革融入网格。开展2023年度“十大改革创新经验”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经验。

二、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一是“新工业”澎湃新动能。实施工业强企1+1+N”行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项目2130,总投资3032.9亿元,16家钢铁企业完成创A,总量全省第一。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增上云工业企业155家,入选省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31个,组建算力公司,谋划构建全市“一朵云、一张网、一本账、一组库”。持续开展“四全”招商,建立全球招商中心220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3个,唐山市获评全国第二批“投资热点城市”。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绩效专项考核全省第一。二是“大港口”促进大开放。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四大战略储备基地加速建设,矿石储备基地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全国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布局规划》。1-10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亿吨、同比增长9.2%,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47条,内陆港总数52个。探索创新关关协作新模式,推进关区延伸,与日本长崎港、韩国仁川港以及国内天津、大连等港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RCEP实施示范区“1+5”开放政策高地优势,《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新机制》作为自贸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推广。三是“高科技”创出高质量。打造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00家。加快推进绿电入唐、氢能利用工程,加速“五新体系”建设,中国(河北)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大会在唐山召开,“风光水火储氢氨”多能互补新能源格局加速形成。培育壮大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全省首家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市新增机器人企业47家,总数达到122家,产业规模占全省80%

三、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全面发展社会事业,铸就“英雄城市·大爱唐山”品牌。一是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在全市划分75081个城乡子网格,将法官、政协委员、公安警务人员以及社会组织全部嵌入网格,实行风险联控、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唐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全国首部设区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性法规。唐山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中期评估获最高档次A档,3项经验做法全国推广。二是社会领域改革多点突破。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设立20个县级、139个镇级乡村振兴公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实现全省“三连冠”。实施稳岗扩岗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1-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来电总体接通率100%、居全省首位,探索建立“热线+督查+纠风+网格”唐山模式,相关经验被省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刊发。三是文化领域改革加速推进。河头老街二期改造提升等10个项目进入省级文化繁荣发展资金项目库,评剧《相期吾少年》等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全省旅发大会、中国国际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等活动,加快打造“赛事之城、圆梦之城”,截至目前,全市举办赛事活动708场次,其中国际级5场次、国家级29场次、省级40场次,实现了城市与赛事活动的“双向奔赴”,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四是民生领域改革集成加力。制定“一老一幼”十八条硬核措施,设立全省首家市县两级“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建立社区老年食堂、农村孝老食堂394个,古冶区探索打造“快乐养老”生态圈做法全国推广;全市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率在90%以上,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全面推进“惠唐保”参保扩面,降低“长护险”准入门槛,推行“上车即住院”,120救护车费用全免,院前急救费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推行16项惠民殡葬免费政策,全市9578名困境儿童实施“多对一”包联举措,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唐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改革部署,聚焦深化全市“12345”总体工作布局,勇当改革排头兵,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军在《一呼即应 接诉即办—唐山市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民排忧解难》、《唐山市成功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区“英雄城市”擦亮信用“金名片”》上均作出肯定性批示,对我市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发改委印发《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唐山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优化督查落实方式等工作成效突出,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3个月全国排名第一,年平均指数全国排名第一;《盐碱地里稻谷香》、《河北唐山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等100余项改革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刊播,改革已成为唐山闪亮的城市名片。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唐山责任”。一是以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始终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定力,牢牢把准改革方向、科学分析改革形势、精准确定改革重点,全年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4次,承接落实中央、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事项21项,谋划确定年度重点改革任务116项,推行“三单两函一书”督导机制,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农村“双代”等重大改革试点、重点改革事项开展集中督察、实效评估,确保改革真正落地、见到实效。二是以关键少数带动改革。市委书记武卫东全面履行深改第一责任人职责,领衔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五新体系”等重大改革事项2项,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察、抓落实。市长田国良等市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攻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一老一幼”等重大改革事项30项,市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攻坚重要改革事项161项,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作用,压实“改革办-专项小组-责任部门-县(市、区)”四级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三是以先行先试牵引改革。前三季度争取全国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等37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现有改革试点数达到56项,新争取试点数和现有试点数均为全省第一。推行市级试点集成创新模式,在全市确定36项市级自主创新改革项目;建立改革群众联络员、基层改革观测点、改革观察员联动创新模式,推进改革融入网格。开展2023年度“十大改革创新经验”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经验。

二、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一是“新工业”澎湃新动能。实施工业强企1+1+N”行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项目2130,总投资3032.9亿元,16家钢铁企业完成创A,总量全省第一。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增上云工业企业155家,入选省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31个,组建算力公司,谋划构建全市“一朵云、一张网、一本账、一组库”。持续开展“四全”招商,建立全球招商中心220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3个,唐山市获评全国第二批“投资热点城市”。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绩效专项考核全省第一。二是“大港口”促进大开放。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四大战略储备基地加速建设,矿石储备基地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全国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布局规划》。1-10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亿吨、同比增长9.2%,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47条,内陆港总数52个。探索创新关关协作新模式,推进关区延伸,与日本长崎港、韩国仁川港以及国内天津、大连等港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RCEP实施示范区“1+5”开放政策高地优势,《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新机制》作为自贸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推广。三是“高科技”创出高质量。打造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00家。加快推进绿电入唐、氢能利用工程,加速“五新体系”建设,中国(河北)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大会在唐山召开,“风光水火储氢氨”多能互补新能源格局加速形成。培育壮大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全省首家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市新增机器人企业47家,总数达到122家,产业规模占全省80%

三、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全面发展社会事业,铸就“英雄城市·大爱唐山”品牌。一是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在全市划分75081个城乡子网格,将法官、政协委员、公安警务人员以及社会组织全部嵌入网格,实行风险联控、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唐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全国首部设区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性法规。唐山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中期评估获最高档次A档,3项经验做法全国推广。二是社会领域改革多点突破。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设立20个县级、139个镇级乡村振兴公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实现全省“三连冠”。实施稳岗扩岗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1-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来电总体接通率100%、居全省首位,探索建立“热线+督查+纠风+网格”唐山模式,相关经验被省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刊发。三是文化领域改革加速推进。河头老街二期改造提升等10个项目进入省级文化繁荣发展资金项目库,评剧《相期吾少年》等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全省旅发大会、中国国际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等活动,加快打造“赛事之城、圆梦之城”,截至目前,全市举办赛事活动708场次,其中国际级5场次、国家级29场次、省级40场次,实现了城市与赛事活动的“双向奔赴”,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四是民生领域改革集成加力。制定“一老一幼”十八条硬核措施,设立全省首家市县两级“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建立社区老年食堂、农村孝老食堂394个,古冶区探索打造“快乐养老”生态圈做法全国推广;全市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率在90%以上,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全面推进“惠唐保”参保扩面,降低“长护险”准入门槛,推行“上车即住院”,120救护车费用全免,院前急救费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推行16项惠民殡葬免费政策,全市9578名困境儿童实施“多对一”包联举措,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举报/反馈

唐山发布

41.7万获赞 13.7万粉丝
唐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百家号
唐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