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开启今天的心理科普之前
让我们先看一张图片
看着这张图片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
会觉得这些内心自白
很傻很天真
而当事人则会认为
自己确实很厉害
这是为什么呢?
That's because...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换句话说: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在心理学上,这种无知的高傲被称为“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分为四个阶段,即:“愚昧山峰阶段”、“绝望之谷阶段”、“开悟之坡阶段”和“平稳高原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开始到愚昧山巅,是在巨婴的位置,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据说此类状态的人占95%;
第二阶段是从愚昧山巅逐步下到绝望之谷,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过程,此阶段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学的越多,越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逐渐的,人们处于极度丧失信心的状态,走入绝望之谷。此类状态的人占4%;
第三阶段是从绝望之谷走向开悟之道,通过不断实践,他们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个阶段是知道自己知道,此类状态的人占0.9%;;
最终成为大师,他们从最初的“自以为是”走到了“敬畏谦卑”,不知道自己知道,此类状态的人占0.1%;
Kruger和Dunning通过
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
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若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依据,暂且不按当前市面上最流行的那套学渣学霸学神那套划分,让我们想一想大约会有几种人。按照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在一个封闭集合内,大致可以这样划分:
水平最高的学霸&学神
水平中上努力学习的学霸
水平中等的所谓“聪明”学生
水平中下的普通学生及以下
因为考虑的是封闭集合,无法得到负面的反馈,作为封闭环境内的最优秀者,毫无疑问第一类人应该是具有极高的自信。而第二类人往往是自信会陷入低谷的大概率受灾区,焦虑爆发的重灾区。他们没有达到第一类人的高度,很少会与第四类人比较,又觉得没有碾压第三类人的能力。一旦受到了一个外部激励的干扰或者长期接收不到正面反馈,很容易就陷入“绝望之谷”。又因为他们处于这个对下没有统治力,对上又暂时没法超越的状态下,往往对两方都会持有一个很保守的态度,因此给人的观感往往非常谦逊。
达克效应是指身份地位知识程度越高的人往往越谦和,反之,越没有见识的人,往往越狂妄,目空一切,无知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达克效应证明了很多时候其实人并不真正的了解自己。
如果无法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询问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越是关系好的人,给出的评价就越真实,对他人给出的建议进行思考和纠正,是每个人避免达克效应的有效途径。
最后,我们要终身学习。毕竟,当人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越多,对自己的了解也才会越发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