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切的竞争,其实都是抢占“认知高地”的竞争,而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

什么是认知?

都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认知,那么人的认知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

其实,只要一个人的“信息吸纳量”到一定程度,认知的瓶颈就会被打开。

获取信息的效率,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必须接纳足够多的有效信息,才能找出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挖出规律,找到本质,才能形成“认知”。

很多人之所以每天都在坐井观天,就是因为不能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比如有些人每天都在刷短视频、看娱乐节目和玩游戏中度过,这些活动都不能及时吸纳社会的有效信息,反而会消散我们的精力。

有人说:看短视频也是在学习啊!实际上,绝大部分短视频输出的都是“情绪”,而非“信息”。

短视频和直播就是靠煽动大众的情绪得以传播,才能让大家下单;很多观点都是在迎合大众,甚至误导大众,这样才能走红。

包括很多人花钱去上各种培训课程,绝大部分课程灌输的也都是“情绪”。很多老师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表演,就是为了煽动大家的情绪,然后在全场情绪最高潮的那一刻收割你。

娱乐节目和游戏更不用说,带来的都是“情感安慰”和“情绪满足”。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而不是为了让我们吸收和学习。

还有人说:每天刷社交媒体也不能获取信息吗?实际上,现在的社交媒体都是“算法”推荐机制,你越喜欢什么内容,它就越给你推荐什么内容。

你深信的东西都会反复加强,你怀疑的东西都会主动避开你,到最后其实也是一种情绪满足。这就是“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故步自封。

包括我们平时的聊天和社交,也很难获取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因为我们只能跟同一个层次的人交流,大家认知水平相近,信息源相近,彼此之间还能互相肯定,只是让这种“信息茧房”更为牢固。

认知税

这个时代越来越有意思:满屏都是答案,到处都是方法,我们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干了……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被动地接受各种答案。现在短视频中的各种“大神”,各种培训大师,各种实用类书籍都争先恐后地给我们提供答案……

我们天天都在寻找各种答案,现在琳琅满目的答案呈现在眼前了,为什么我们反而越来越迷茫了呢?

终于恍然大悟:那些直接给你答案的人,其实是变相地掌控你的心智。他们抓住人性不喜欢主动思考的弱点,打着帮你直接解决问题的幌子,操控你的行为,然后收割你。

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个人的条件、资源、环境不一样,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

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你的答案只在你自己心中。任何老师或书籍只能帮我们找答案,而不能直接给我们答案。

否则就是剥夺我们思考的权利,那才是真正的害人不浅。这就是为什么各种资源都在给我们提供答案。他们惧怕我们思考,惧怕我们成长,否则就不能操控和收割我们,这就是现代商业的本质。

世界上最昂贵的税是“认知税”。

认知升级

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的运气非常好,赶上了资产升值的最好时期,也赶上了闭着眼睛都能发财的好时代,他们的财富积累到了一定水平,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素质水平与财富地位并不相称。

这群人现在赶上了时代的大变革,各种戏剧性的变化就发生了:由于认知水平不足,他们每一步的决策都是错误的,乃至是致命的,比如教育出糟糕的下一代,掉进各种投资的陷阱……当潮水退去,裸泳的人就暴露了。

现代社会发展呈现断层式跃迁。社会的断层可能导致人们认知的断层,认知的断层会导致财富的断层;财富断层的表现,就是各种骗局越来越多,不靠谱的项目越来越多,人们的财富被不断洗牌和重组。

应对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我们的认知呈现跃迁式的升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立足。

警惕“认知监狱”

世界的本质就是一种平衡: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越退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越弱;知识越唾手可得,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越差。

未来的世界,也许将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格,认知和价值观相似的人被放在同样的单元格里,单元格的墙壁十分坚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认知监狱)里。

这些人之间互相肯定和认可,拥有共同的一片天,然后利用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玩得不亦乐乎。

他们需要的不是成长或者被唤醒或者产生价值,而是情绪安慰、麻醉和幻相、短平快的各种刺激。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点好玩的东西,他们便会沉浸其中,慢慢消耗自己的生命。

而在算法的配合下,未来的内容生产和推送机制将更加高明,可以精准地给每个单元格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些人未来都将是被喂养和投递的。

世界也将变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开启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的发达,这些人不需

要参加任何劳动,社会也有足够的资源喂养他们,把他们像宠物一样圈养起来。

挣脱“思维牢笼”

人们常把自己视野的边界当成世界的边界。因为自己感受不到或者看不见,就当它们不存在,这就相当于把自己关在一座牢笼里,这就是思维的牢笼,也是认知的监狱。

多少人都被牢牢地禁锢其中,视野变得狭隘,判断力和行动力都深受影响。多少人一辈子都在这座监狱里出不来,自己把自己终身囚禁。

古今中外所有的圣人和经典,都在教导我们如何挣脱这个牢笼: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的眼睛、鼻子、舌头、耳朵等组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把我们笼罩其中,屏蔽了真实的世界,欺骗了我们的大脑。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意思是当我们关闭自己的六根,再去感知世界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才能解除人生的痛苦。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你看到的一切相,都是内心深处的投射。当你能穿透各种表象而能窥探其本质的时候,你就彻悟了。

《周易》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意思是:欲望越重的人,越看不到世界的真相。我们都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从而陷入一个巨大的“思维牢笼”,就像瞎子摸象。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挣脱了“思维牢笼”,就似拨云见日,

让你刹那间看透万物的真谛和人生的真相,简直妙不可言。

抢占“认知高地”

未来一切的竞争,其实都是抢占“认知高地”的竞争。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

很多高端人士根本没有时间去刷短视频。他们喜欢进行深度思考,喜欢文字阅读。文字阅读的本质,是让你静,让你能够安静地思考。

静生定,定生安,安而生慧,慧生判断力。

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跟苏格拉底、老子等去聊天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他们的书,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可惜的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短平快的感官刺激,越来越不喜欢像读书这种真正的学习方式了,但这样也是合理的。

因为在未来的时代,也许只要极少数人保持独立思考就可以了,绝大部分人只需要吃吃喝喝就够了。高认知的表现

人类社会一切现象都是本质的呈现,但是人们把自己能看透的现象称为规律,把自己看不透的现象称为命运。

其实在高认知的人眼里,或者在高能力的人眼里,根本就没有命运的说法。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顺着各种现象就可以摸清逻辑,然后判断趋势和必然。

而那些认知水平较低的人,因为无法从各种表象看到本质,所以只能给自己贴上标签,同时也喜欢给别人贴标签,用标签的思维去下结论。

举个例子,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交流星座知识?

因为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一个人的本质和本性,只能通过询问星座的方式去了解一个人,这就成了先入为主,给一个人贴上了标签。

贴标签就相当于生硬地把很多人划归为一类,要知道即便是同日同时生的两个人,其个性也有天壤之别。

他们无法察觉出每个人的个性,只能用共性去代替个性。这就相当于把形形色色的人用条条框框束缚起来,忽略了每个人的个性,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那些高认知的人,可以在短短十分钟之内,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判定一个人的本质和本性,从而洞悉他的过往和未来,根本不需要问他是什么星座。当然这需要极高的洞察力,这也是高认知的表现。

如何辨别高维的人

当你遇到一个人,他能理解你的处境,尊重你的观点和立场,和你打成一片,让你觉得很舒服。

但当你想进一步和他深入交往时,会发现他总是难以捉摸,始终拿捏和你的距离,让你觉得若即若离,似乎总和你隔着一层纱,说明他正在跟你“降维沟通”。

高维的人,从来不会曲高和寡,也不会恃才傲物,他们是大象无形的,能随时做到“上下兼容”和“左右调和”。

“上下兼容”指的是能把自己的维度调整到跟对方平等,然后再展开对话,能随时跟不同层次的人实现同频。

“左右调和”指的是能很快找到对方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带任何偏见,甚至能在世俗的对错之间自如切换。

他们是不分高低对错的,随时可升可降,可左可右,没有分别心,没有执念,这就是大象无形。

认知水平高的人有更强的意志力

当一个人有高认知水平的时候,更容易寻找人生的意义并树立生活的目标,而这些遥远、坚定、有价值的东西,会抵消掉当下的很多痛苦。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样的逻辑:人一旦有了远虑,就没有了近忧。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做到延迟满足。

当一个人认知水平低下的时候,是看不到长远价值的,也没办法树立长期的路线和目标,就只会专注于当下的效果。

每一分付出都需要回报,甚至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只会是一个短期主义者,需要即时满足。

长期下去,人就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对任何人和事都失去耐心,焦虑的心态就这样滋生

,变得越来越肤浅,只能用当下的娱乐麻醉自己,每天都在焦躁中度过。

决定认知水平的两大要素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两大要素:

第一是接纳有效信息的效率。

第二是处理有效信息的效率。

接纳有效信息的方式往往决定了其效率,比如读书和看新闻接纳信息的效率就大于看电影和看短视频。

什么叫处理有效信息的效率呢?我们接纳有效信息后必须梳理和归纳这些信息,就像整理收纳自己的衣服一样,去整理分类信息。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找到这些凌乱信息背后的规律,最后可以由一滴水看到整片大海,从而见微知著,一通百通。修 行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

《道德经》说:“散则为器,大制不割。”意思是:真正的器具,真正的大格局,都是无边界的,边界越多,被分割得越多,标准就越多,我们的思维障碍就越多,跟日新月异的世界无法兼容,眼里全是各种条条框框。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找不到答案,而是满脑子都是标准答案,满脑子都是“我知道”。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放下我执”,放下我执,就是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认知局限,而是打开自己的思维边界,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审视世界。

举报/反馈

空空志学

1008获赞 343粉丝
博学笃行,知行合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