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
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
在与志愿军烈士遗骸
同时回归祖国的相关遗物中
一个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上
刻有“孟广泰”三个字
这个名字让无数人泪目
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而家住辽宁省开原市
八棵树镇的村民
孟昭忠、孟昭昌老哥俩
他们的亲叔叔名字也叫孟广泰
1951年秋
25岁的孟广泰报名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出国作战
他只在1952年初给家里来过一封信
写下了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
——志愿军19兵团64军
190师568团92炮连
其后
家人就再也没有了他的任何消息
70多年来
孟家几代人一直没有停止
寻找孟广泰的脚步
但却始终杳无音信
刻有“孟广泰”三个字的军用水壶遗物
让孟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们联系了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
提交了再次寻找亲人孟广泰的申请
并希望能够进行DNA信息采集
与相关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比对
当地人民武装部、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
也已经就家属提供的部队番号等信息
开展信息核实与档案查询等工作
墓碑上的姓名

从编号变成了“崔海治烈士”

3个月前
位于山西吕梁的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内
立起一块崭新的墓碑
墓碑上的姓名从编号M19
变成了“崔海治烈士”
崔海治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一九四七年一月在汾孝战役中负重伤
在医院救治无果
牺牲时年仅23岁
如今
烈士有了名字,也找到了家人
为了让烈士魂有所归
2023年初
当地政府邀请复旦大学
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课题组
对该烈士墓地进行发掘研究
和分子考古鉴定
希望找到崔海治烈士的遗骨
并将南村烈士遗骸妥善搬迁、安葬
这次在吕梁
他们共发掘了49具烈士骸骨
还有铜纽扣、子弹、步枪弹
玉印章、搪瓷碗等90多件遗物
今年清明节
49具南村烈士遗骸
被重新安葬
在吕梁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历时6个多月
文少卿团队进行了
墓地发掘、遗骸提取
拍照记录、体质鉴定、病理分析
三维扫描等
并于实验室进行DNA实验
颅面复原、同位素研究等
根据发掘先后顺序
对出土烈士遗骸编号M1-M49
由于有6位烈士存在下颌骨/头骨破损情况
他们对其中43名烈士的容貌进行了复原
经过DNA对比
团队确认编号“M19”
为崔玉岐的三叔崔海治烈士
高鼻梁、薄嘴唇、细长的眼睛
通过颅面复原技术
崔海治烈士的容貌被复原
“实在是太像了!”
崔玉岐通过对比父亲的照片
和三叔的容貌复原图
发现兄弟俩不仅五官轮廓相像
就连眉宇间的神情也相似
△崔海治烈士容貌复原图(左)与其哥哥照片(右)对比
目前,除了崔海治烈士
其余烈士的亲人尚未找到
△崔玉岐在崔海治烈士墓前
“烈士的遗物是遗留在体内的子弹”
“团队的老师和学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
大家都是边哭边完成工作”
文少卿介绍
这次出土的烈士遗骸
平均寿命仅为20.5岁
最小的不到14岁
他们中很多都还是孩子
他们的遗骸上有大量与战争相关的创伤
5例个体存在截肢情况
文少卿在发掘第一个烈士墓的时候
里面只有两侧有一个担架的木头
其他的都烂掉了
他的身上没有任何遗物,只有扣子
他们的遗物包括子弹
更多的是镶在自己体内的子弹
“在发掘现场
看到的震撼景象太多太多”
团队成员蒋紫溪回忆
自己负责发掘的一处烈士墓中
她看到烈士头骨的眉骨上方
有一处大约3厘米长、1厘米宽的刀口
边缘很粗糙
甚至一摸就能感受到它的尖锐
在蒋紫溪负责发掘的M46号墓室中
她看到墓中烈士头顶的位置
放了一只生锈的青色搪瓷碗
“可能是他生前正在吃饭
突然发生了一些事情
他就牺牲了
或者这只碗是他生前很爱用的一件物品
王克负责发掘M10号墓室
当他铲出墓里烈士骸骨的轮廓
扫净每根骸骨上的浮尘后
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这是一具骨骺线没有愈合
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骸骨
意味着这名烈士还未成年
此外,很多烈士骸骨上都有弹孔
有些烈士的肋骨里遗留了子弹
子弹基本是从正面射入
相当于烈士们当时迎着敌人而上
如今,这些子弹也变成了遗物的一部分
一具烈士骸骨右腿股骨处有切痕
文少卿介绍
从截面可以看出
有一部分不平整
推测是在当时简陋的环境下
接受了截肢手术
“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烈士在手术时
医疗人员无法判断被截肢的腿
是否已经完全切割
墓地中发现的五位
被截肢烈士的骸骨上都有不平整的地方
我们怀疑可能是切割到最后
直接掰断的
“希望能够使无名烈士变有名”
文少卿将寻亲行动
命名为“点亮方案”
49名南山烈士中
崔海治烈士的复原照片已经被“点亮”
文少卿团队2020年申请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
的国家英烈DNA数据库建设”项目
目前已完成国家英烈DNA数据库的1期建设
他在等待有更多寻亲的烈士亲属前来联系
通过口腔拭子采集DNA
与国家英烈DNA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动态比对
帮助更多的烈士“回家”
文少卿看到特别多的志愿军寻亲的诉求
特别是有一个人写到说
他的爷爷当时上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
他的奶奶一辈子都在拿着照片
他想如果他有一天需要上战场的时候
他说:我也会像我爷爷一样
“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
我们如今的新生活
他们不能也不该被遗忘
希望他们的亲人可以找到他们
墓碑上能刻上他们的名字和照片
作为科研工作者
通过科技手段帮烈士寻亲
是一件非常值得且有意义的事情
文少卿表示
“我们希望能够使无名烈士变有名”
吕梁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图片
图片
编  辑丨简蓓茜
校  对丨杨梦齐
校  审丨孟诗琪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图片
点亮“在看”,让烈士从无名变有名、从回国到回家
举报/反馈

共青团中央

4950万获赞 146万粉丝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百家号
共青团中央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