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一世是罗马尼亚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登基和退位,以及长达45年的流亡生活。他曾经是欧洲最年轻的君主,也是最后一位参与过二战的元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悲剧,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又如何影响了罗马尼亚的历史,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米哈伊一世出生于1921年10月25日,是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和希腊公主埃列娜的儿子。他的曾曾祖母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他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表亲。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他的父亲卡罗尔二世为了一名女子而放弃了王位,导致他在1927年7月20日,不满6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罗马尼亚王位,成为当时欧洲年龄最小的君主。他的母亲埃列娜则成为了他的摄政王,负责处理国家事务。
然而,米哈伊一世的第一次在位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的父亲卡罗尔二世在1930年6月8日回国,重新夺回了王位,米哈伊一世降为王储。卡罗尔二世试图实施王室专政,但遭到了国内外的反对。在二战爆发后,罗马尼亚被迫割让领土给苏联,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卡罗尔二世也被迫任命法西斯分子扬·安东内斯库为首相。1940年9月6日,安东内斯库发动政变,逼迫卡罗尔二世退位,米哈伊一世再次登基,但实权在安东内斯库手中,国王变成了君主立宪制的虚位元首。11月23日,罗马尼亚加入了轴心国。
米哈伊一世的第二次在位也是充满了挑战和危机。他不得不面对纳粹德国的压力和苏联红军的威胁,同时也要应对国内的法西斯势力和共产党的渗透。他和他的母亲埃列娜曾经试图阻止纳粹分子在罗马尼亚境内屠杀犹太人,但遭到了纳粹头目希特勒的强烈抗议。1944年8月23日,米哈伊一世在王宫中将扬·安东内斯库逮捕,罗马尼亚军队从此调转枪口对德军采取了军事行动,直至战争胜利。
随后,米哈伊一世宣布成立新政府,与苏联停火,并于当晚逃入山林。德军的飞机数小时后飞抵罗马尼亚王宫,开始狂轰滥炸。米哈伊一世后来不得不搬入伊丽莎白宫,并将它作为国王行宫。战后,苏军统帅斯大林亲自向他颁发了苏联胜利勋章,并向他赠送了一架苏联飞机。 然而,米哈伊一世的英勇举动并没有为他赢得和平和尊重。随着罗马尼亚共产党的崛起,米哈伊一世的地位越来越不稳固。
1947年12月30日,原本正筹备庆祝新年的米哈伊一世被带到由共产党控制的城堡,並被一人持枪胁迫签署退位文书。同日稍后共产党政府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他此后移居瑞士,至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后,他才得以搬回罗马尼亚居住。回国后他未积极寻求复辟君主制,称此必须获民意支持。1997年重获罗马尼亚公民身分。2001年,罗马尼亚议会确认,米哈伊一世享有等同其他罗马尼亚前政府首脑的权利。
2011年10月25日,在90岁生日当天,米哈伊一世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讲话,他表示:“自我成为国王已经过去了84年,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所有罗马尼亚人,除了自由和民主,我们最需要获得的是身份认同和民族尊严。这也是在座诸位罗马尼亚精英要担负的重任。”2017年12月5日在瑞士去世,享耆寿97岁,罗马尼亚总统克劳斯·约翰尼斯称赞米哈伊一世“为罗马尼亚历史书写了灿烂篇章,值得人民感谢”。其遗体获罗马尼亚政府以军机运回国,并以国葬仪式告别。王位宣称权由其长女继承。
米哈伊一世是一个值得敬佩和同情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了罗马尼亚的兴衰和变迁,他也曾经为了国家的利益和荣誉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他在二战中的政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不仅挽救了罗马尼亚的民族命运,也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他在战后的退位则是一个悲哀的结局,它反映了共产主义的残酷和无情,也预示了罗马尼亚的长期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