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
南京4人入选
其中2位来自东南大学
1位来自南京农业大学
1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市委市政府向新晋院士送去贺信
并送上院士专属服务卡
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他们
勇于创新创造,心无旁骛,攀登科学高峰
在飞逝的时光里
将梦想变成现实
他们,为什么会成为院士
一路的经历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熊仁根
敢啃硬骨头
助力我国分子材料走在前
【院士档案】
熊仁根,男,1961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科学-化学》、《无机化学》、《中国化学快报》和《中国化学》编委,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的研究对象是由小分子有序排列构成的分子基铁电体,这个听起来让人感觉颇为陌生的东西是一种特殊功能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储存、探测以及光电等领域,因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有望在薄膜、柔性、环保等方面成为传统无机铁电体的有益补充。
上世纪90年代,熊仁根就开始从事分子铁电领域的研究,方向从非中心对称配合物一直到分子铁电体。而在2006年底,他来到东南大学之前,该校并没有研究分子铁电的相关机构,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才成立了“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从此,东南大学在分子铁电领域的研究开始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在基础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有‘板凳需坐十年冷’的精神,因为科研上并没有‘弯道超越’,需要的是认准一个方向,不忘初心,耐得住寂寞,踏实勤奋,才能将研究与学问做好、做精。”熊仁根说。
人才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关键,由于学科本身在国内基础薄弱,研究难度大,使研究团队的组建异常困难,实验室还一度招不到足够数量的研究生。不过,在东南大学的帮助和团队成员的坚持下,“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排除万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垦出了分子铁电研究这片处女地。
经过多年砥砺前行,熊仁根团队换来了国际的认可和赞叹,他们总结了寻找分子铁电体的半经验方法,为铁电材料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帮助我国在分子材料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成就的取得并非一时运气,而是“一以贯之”的水到渠成。东南大学“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有这样两句座右铭:志存高远以兴趣始探索学问,思索进取持毅力坚攀登巅峰。而这也正是团队所有成员从事科研工作的准则。
现阶段,虽然新型分子铁电材料还基本应用在基础研究领域,但是“让研究走向应用”一直是该团队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将瞄准存储、探测、能量转换等应用出口,以双稳态特性、压电特性等功能特性为导向,同时结合小组研究成员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背景和优势,从分子设计和可控合成入手,利用化学、物理、材料、电子等多重手段对新型分子铁电体的应用进行探索,努力拓宽其应用前景,提高应用潜力,降低应用成本与难度,将分子铁电材料真正推向实际应用。”熊仁根说。
尤肖虎
做移动通信“掌门人”
争分夺秒创新攻坚
【院士档案】
尤肖虎,男,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鹏城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青年科学家。
从3G、4G、5G到6G,东南大学一直有一群研究人员在默默攻坚克难,为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而他们的领头人便是鹏城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尤肖虎。
尤肖虎介绍,东南大学拥有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毫米波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均与5G及6G发展直接相关。在5G时代,东南大学牵头了国家863计划5G无线传输的重大项目,建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5G实验平台,能够支撑上千个天线的并发通信,频谱效率达到每赫兹100比特,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此外,东南大学的团队还在5G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特别是在毫米波领域,基于CMOS工艺,成功突破了成本瓶颈,为后续的规模部署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东南大学联合了紫金山实验室,承担了6G专项总体技术研究,以及6G空口无线传输等6G核心项目。在尤肖虎看来,6G研发已成为全世界科技竞争新的焦点,未来将在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等六个场景广泛应用。为了实现这些愿景,科研人员需要研发更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在三个方面加以突破:提高传输能力,把5G传输能力提升10倍到100倍;要素融合,把AI技术、感知技术和已有的通信技术融合;泛在互联,把卫星通信和地面网络有机整合为一体。这是6G研发的主要努力方向。
经过5年深入研究,尤肖虎所在的紫金山实验室目前已搭建起端到端6G应用平台,创造一系列世界纪录,在传输速率、频谱效率、时延等方面的技术都走在国际最前列。“如果5G时代下载一部1G的电影需要1秒,那么6G技术只需要十分之一秒甚至更短时间。”尤肖虎说,“6G研发我们取得了4项关键技术突破,部分技术目前已经服务于卫星通信等领域,在6G时代还没到来时就已成功走向市场。”
颠覆性、突破性技术未来想象空间无限。尤肖虎以6G技术举例,未来世界,智能化程度高的工作将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未来将大量出现无人港口、无人化工厂,这就需要将信息从最末端快速传到云端,要求网络带宽非常宽、时延非常敏捷且能高效控制。实现这些智慧功能,需要算力、连接两个要素支撑,两者缺一不可。而6G技术就是为智能化社会提供超强能力连接,且云端智能技术可靠。“未来的路还很长,有些6G技术还在实验室验证阶段,我们会加倍努力,争取把这些技术逐步成熟化、实用化,支撑我国未来6G发展。”尤肖虎说。
张绍铃
为了让中国的梨更好吃、更好种
【院士档案】
张绍铃,男,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梨改良中心名誉主任,江苏省梨工程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有时带着学生一起下地干活,嫁接、修剪、施肥、除草、浇水;有时在实验室不辞辛苦地忘我实验;有时,会给农民讲课,推广最新的技术……
“其实当选不当选不重要,活还是照样干。只是现在要求更高了,要为国家的梨产业和果树产业发展作出更多努力。” 得知自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时候,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正在实验室里和学生探讨问题。
“我这辈子就专注做了一件事——梨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推广。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中国的梨更好吃更好种。”这些年来,张绍铃院士和他的团队们一直践行着这个初心。“我希望有一天,‘梨业强、梨农富、梨园美’的‘梨园梦’在中国大地上成为现实。”
1999年,学成归国的张绍铃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南京农业大学,专门研究“梨”。他走遍了全国20多个主要产梨的省市区,搜集各种梨种质资源。有了1400多份种质资源的基础,2002年他率先在国内开始梨分子育种研究,着手梨基因组测序。张绍铃牵头组织的由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梨基因组研究组,于2012年率先绘制完成了世界第一个梨全基因组精细图谱,不仅明晰了梨家族的“亲属关系”,还将梨的起源、驯化和变迁历史追溯至几百万年前,为梨家族描绘了一个完整详细的“族谱”。张绍铃介绍说:“我们为来自全世界26个国家的113份代表性梨种质资源建立了‘户口本’,还精确定位了决定梨花期、果实大小、性状、色泽、糖酸等重要性状的基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有了基因图谱,为实现传统杂交育种向高效分子设计育种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大大提升品种改良的效率。”张绍铃说。有了这样一个“提速器”,即“骨干亲本+种间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近年来团队的育种工作取得了快速突破,梨子大家族陆续添丁——青翠欲滴的“夏露”,淡雅清俏、汁多脆爽的“夏清”,脆嫩清甜的“宁早蜜”“宁酥蜜”,红润可爱的“宁霞”,各具特色。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带领全产业链各领域的专家团队在湖北枝江、安徽砀山、山东莱阳、河南宁陵等7个特色产梨大县开展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县建设,切实做到了将论文写到果农的田间地头,推动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全面落地,服务于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
面对已取得的成效和荣誉,张绍铃丝毫没有松懈,反而觉得身上的担子更沉。“虽然我国梨研究的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从梨生产大国到世界梨产业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梨园梦’仍需继续努力。”
黄和
深耕微生物研究领域
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院士档案】
黄和,男,1974年11月生,致公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亚洲生物技术协会(AFOB)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11月22日晚7点,记者尝试电话联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几次拨打都无人接听,刚想放下手机,来电铃声响起,黄和给记者回拨了电话,语气平静,此刻依然在忙碌。
2004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后,黄和一直从事微生物资源开发及生物基化学品的制备研究。留学美国普渡大学期间,他师从国际知名化学工程专家、生物化工方向创始人之一曹祖宁,攻读博士学位顺利完成学业后,他与导师共同创办了以推进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为主业的公司,工作、生活条件相当优渥。然而,时隔不久,他就毅然选择了回国。
黄和的父亲黄之初是研究建材工业设备方面的专家,当年出国进修学习时,就谢绝了国外挽留,回来报效祖国。“直到现在我仍记得父亲告诉母亲的那句‘我的家在中国’,父亲的赤子之心深深影响了我。”黄和说。
“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买不来,等不来,靠不来,现代科研人必须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要站在国家需要的最前线。”回国以来,黄和带领团队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奋力开拓攻关,“肉眼看不见、需要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乃至上千倍才能看得清楚的微生物,其菌种是发酵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
戈壁、天山、沙漠、盐碱地……黄和的科研脚步扎实踏过祖国各地,在地势险峻、人烟稀少的沟壑之间,寻找、研究各类菌种,建立了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特殊微生物资源库,从源头上解决发酵产业“卡脖子”问题。他带领团队突破富马酸生物制备关键技术,使合作企业在全球率先实现生物基富马酸及其衍生物规模化生产,相关产品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天然度认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零的突破,黄和的“科研眼光”始终坚定且有方向。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对婴幼儿智力、视力发育及成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至关重要,但我国高品质的DHA产品长期依赖进口。黄和率先开展了新藻种DHA油脂制备和产业化研究,攻克了微生物制造DHA油脂的关键技术难题,发明了成套绿色工业化生产工艺,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微藻型DHA生产及应用上的技术垄断。
科研没有速成,但“厚积”总会“薄发”。一组标志性数据记录了黄和的科研结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5项(4项第一、1项第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首届全国商业最高科学技术奖、闵恩泽能源化工杰出贡献奖、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
转自:紫金山英才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