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24日-25日,“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主题为“读懂孩子,呵护成长”。在主旨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刘学兰教授以《教育是双向奔赴的心理成长》为题,探寻读懂孩子的“密码”,呵护孩子成长的“路径”。
分析:了解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
才能“走近孩子”
如何“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呢?刘学兰提到,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需要和兴趣、个性特点和心理困境。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某个成长阶段的特点看成问题,混淆发展特点与问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论坛上,刘学兰以青春期作为例子,分析该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孩子的青春期通常会被家长、老师看成是问题很多的阶段,我觉得这个看法是不对的。不要把它定义为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只是说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比较明显。”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刘学兰教授。
在她看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展迅速、心理尚未成熟,导致出现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高涨,但由于自我意识不稳定、不成熟,会表现出不接纳自我、青春期体像烦恼、过分表现自我等各种问题。
此外,独立性需要日益强烈,存在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等诸多矛盾。为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们要重点关注几个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业焦虑、关系困扰、学心理危机、品行问题等。
在“学会了解”的过程中,还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刘学兰指出,孩子的兴趣实际上是他们内心世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他们的兴趣。“他们喜欢听的歌、喜欢看的书、喜欢玩的游戏,我们也要去了解,而不是排斥或否定。”
此外,还要多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困境,包括高焦虑的环境与追求安全的本性,高控制的环境与独立自控的需求,高虚拟的环境与生命体验的追求。
在刘学兰看来,孩子与父母的紧密连接和依恋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有安全感,心理成长会比较顺利。“但现在我们给孩子的成长环境充满了焦虑,而且这种焦虑在不断增加,会让孩子处于不安状态,更不容易快乐。”她举例道,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趋于高控制,比如通过智能化设备监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冲突与矛盾。
建议:老师既要走进学生内心
也要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要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在刘学兰看来,就是要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积极引导。
在倾听孩子方面,先不用急于表达自己、“把道理讲出花来”,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比如,通过眼神接触、微笑、身体前倾等行为表达倾听的兴趣,避免先入为主和负面情绪的影响。同时,不打断孩子表达,也不要对孩子的言行做出随意或过早的判断。
刘学兰现场做主旨演讲。
倾听之后,还要学会接纳。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能力、个性等,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如“你不要生气”“不要焦虑”“不要烦”;如果否定了孩子的情绪,但孩子又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状态,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对此,刘学兰建议,老师或者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要学会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烦,很理解你。如果我碰到你这样的事情,我可能也会烦的。”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要以心中完美孩子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在引导孩子方面,要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丰富与外界的连接、确立自我和外界的边界。
而与外界连接的建立,需要教育者们创造很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保有自我的独立,同时又能够和世界建立丰富的联系,这就是心理成长的重要主题。”
“教育是一场师生双向奔赴的成长。”刘学兰指出,心理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老师的心理成长亦是对学生的示范,学生能在老师的成长过程中了解成长的意义,也能意识到“我们的成长不受限”。
不过,刘学兰也提醒各位老师,心理成长不等于快乐,而是让人体验丰富;心理成长不等于完美,而是让人趋于真实;心理成长也不等于成熟,而是可以持续一生。“希望我们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策划:李阳
统筹:尹来 梁艳燕 叶可可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孙小鹏 程安 梁艳燕 杨晓彤 叶斯茗
视频:马强
技术:麦毓轩
实习生:马蕴凌 李鸿哲
设计:张许君 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