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中,一幕幕勇克挑战的对决,一次次战胜自我的超越,都在诠释身与心的强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一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国人精神心理健康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吹响了奋进号角。
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发挥专科优势,全力以赴,“线上+线下”并行,构建了高水平的心理服务保障体系、高能级的医疗服务保障网络,为亚运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
“心力量”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骆宏
当下,以亚运为契机,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将围绕“沉下去”“铺开来”“立起来”“干起来”,将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澎湃动力。
“沉下去”。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医护人员一次次走进基层的各类人群,进行心理服务,开通多路杭州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这既是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能力,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优化服务举措,进行科研创新。
“铺开来”。在进行医疗保障过程中,医护人员积累了各级各类人群心理危机干预和保障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成为制定常态化、规范化的心理服务分级保障体系的积淀,未来将为更广泛人群提供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心理服务。
“立起来”。今年11月,医院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这是医院发展的全新起点,必将促进多学科协作、新技术交叉融合、数智赋能,推动精神心理健康事业的创新成果更快落地。
“干起来”。以亚运为契机,我们不遗余力加强心理知识科普宣传,将心理服务融入人群健康服务,提升公众重视程度,提升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预防能力和干预能力,身心同健,以“心力量”助力城市发展。
“线上+线下”
心理服务双线并行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从旭日东升到夜深人静,只要有心理问题,都可以拨通设在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的杭州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571—85029595。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之一,医院发挥专科优势,提供了“线上+线下”系列特色心理服务,助力“两个亚运 同样精彩”。
“我是一名学生志愿者,这段时间都在排练,但我很怕自己动作出错,晚上总是睡不着……”电话那端,倾诉者轻声说着,电话这端,热线接线员在倾听过程中,初步进行评估,然后耐心给予情绪纾解。经过接线员暖心地沟通与疏导,倾诉者的状态慢慢有了变化,逐步缓解了焦虑的情绪,振奋精神,更好地投入亚运志愿服务工作中……这是亚运前后,心理热线守护百姓心理健康的缩影。从今年8月起,这条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值班线路增至3路,同时配合在亚运赛事期间运动员的心理咨询需求,建立外语心理热线,由6名接线经验丰富并精通外语的热线接线员参与值班。
如果说24小时待命的心理援助热线满足了全人群的心理服务需要,那么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医护人员将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送进亚运村,则体现了医院在按需培训、精准滴灌方面下功夫。
浙大精中(杭州市七院)党委书记骆宏告诉记者,在亚运筹备和冲刺等关键节点,工作强度、心理压力、应变能力等都是工作人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医院根据人群需要,从实处着手,给亚运保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开讲座、做义诊、送服务,增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讲座,帮工作人员重视自身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调整心理状态。同时,开设相关培训,教授提升抗压能力、缓解心理压力的小技巧,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引导大家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完成服务保障任务。
另外,作为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不仅开设了亚运专用门诊、专用病房,梳理就诊动线,还加强对存在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效率,牵头与杭州主城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协商建立急诊就诊、住院机制,与杭州救助管理站高效联动,加快无主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周转速度,保障安全收治工作。医院先后派出长短期医务人员23人,分别负责医疗急救、亚运开闭幕式医疗观察员等工作,均圆满完成任务。
迈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
在第九届浙江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数字疗法临床应用论坛上,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的专家团队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交流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数字化展望,并在互联网平台正式发布睡眠数字疗法……而这仅仅是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厚积薄发,迈入医院跨越式发展快车道的侧写。
今年11月6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签订《深化合作共建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框架协议书》,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原行政隶属关系、医院资产、人事隶属关系和财务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按“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落实《杭州市 浙江大学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等有关精神,加快打造长三角医学高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精神心理健康的服务需求,推动精神心理事业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5年,在杭州市政府、市卫健委及浙大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该院首次与浙大医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双方开启了更为紧密的合作,杭七院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进入深化融合的快车道。
精神心理疾病研究体系和临床研究公共平台、浙江省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脑机调控临床转化研究中心(精神疾病分中心)等一系列高能级平台的搭建,成为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动力引擎,医院成为杭州市卫健委“转化精神医学高峰学科”建设负责单位。医生和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临床和临床基础研究,为揭示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现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客观生物学标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如今,在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已整合形成了重性精神疾病障碍、情绪障碍及成瘾行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精神康复与老年精神医学、睡眠障碍、物理诊疗、生物精神病学及社会精神病学8个亚学科集群,医院本部核定床位1100张,已投入使用的浙西院区核定床位500张,服务范围辐射整个华东地区,该院已逐渐成为浙江省精神疾病领域的行业标杆,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精神专科医院第二名,2022年成功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建设单位(浙江省唯一)。
对此,骆宏深有感触:“我们深刻意识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和人民对精神心理医学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将因势利导,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良好互动创造有利条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加速引进精神心理医学领域的高端人才、培育院内优秀人才,努力涌现更多契合人民健康需求的心理服务,更好地守护人民精神健康。”
拓展精神卫生的防控边界
守护“一老一小”
健康是全方位的。健康不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必要一环。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契合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布局全人群精神健康,尤其是“一老一小”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更是医院历年来工作的重点。
作为临床专家,骆宏认为,当下,不仅要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更要将关口前移,在早期有效识别和预防,同时拓展精神卫生的防控边界。“随着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包容度高了,有些青少年和其家庭甚至会主动寻求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骆宏说。
就儿童青少年而言,儿童抑郁症、焦虑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症等都是最常见的问题,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可能遭遇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会有所不同,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作为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心,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匹配了不同领域的专业团队,开启了不同研究项目,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积极与教育部门融合,通过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师进行培训,提升他们对相关疾病的识别与解决能力,并联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等,早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长,早通过科学的手段让他们回归健康。同时,医院联合了浙江省高校联盟,开通线上咨询与指导,专业评估后有必要到线下就诊的,医院将开通绿色通道,方便高校学子就诊。
对于老年人而言,除了慢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很多人不会想到还有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精神疾病困扰老年人健康。从去年开始,在杭州市卫健委指导下,由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牵头,联合杭州市部分社区开展杭州市老年认知友好型社区建设。针对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老年常见的躯体疾病、体能情况及运动功能等方面,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的专家通过大规模持续追踪调查,筛查风险人群,同时对中高危人群按风险等级给出分诊建议,惠及老年人群。
骆宏满怀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上下将以群众需求为立足点,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浙江省“医学高峰”建设目标、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夯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落地,适应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心理健康需求,为杭州的城市发展提供健康支撑、注入“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