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黎康康)簸箕、竹篮、竹箩筐……早些年,每家每户院中都会备着几个手编竹具,这些普通的竹编农具氤氲着淳朴的乡情。岁月流逝,如今这些正逐渐变成回忆,传统竹匠、篾匠越来越少,竹制品也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然而,在广德市桃州镇富家村社区,“老篾匠”韩先伦用家传的竹篾编织技艺,坚守着那千百年来活在指尖上的人间烟火气。
图说:韩先伦正在剖篾片。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11月19日,记者走进老人家中,随处可见的是一些竹子编织而成的生活用具。一大早,77岁的韩先伦来到自家小院的竹林里,左看看,右挑挑,寻找合适的原材料。“砍竹有讲究,选竹子的时候得用力摇一摇看一看这根竹子质量怎么样,剖蔑的时候要一寸一寸地往前送,剖出来的篾片才能粗细均匀。”不一会儿韩先伦将竹子修剪成一条条的竹片,这是他编织背篓、簸箕、竹篓等所需要的材料。
捆了一捆竹条,韩先伦回到了家里,整理好竹片后,他开始起底,只见他左右来回将竹片编织起来,专注的神情,灵巧的双手,一边编织,一边沿着边缘四周敲一敲,小小的竹片像音符一样在他手中跳跃,让安静的小院顿时奏响了悦耳的旋律。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一个崭新的背篓就制作完成了。
“早年间是想着边种地边做点手艺活,多挣一点是一点”,说起竹编手艺,韩先伦表示,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就在家做一些筲箕、鱼篓、竹篮等农家常用的工具。整套流程都是韩先伦自己选竹、砍竹、编织,自己拉到集市去卖。
韩先伦制作的竹制品很受当地人喜欢,每逢佳节或农闲时节他就会带上制作完成的背篓到街上售卖。农忙时节韩先伦就批发给零售商,他制作的竹器基本上都不愁卖。“竹编虽是门苦手艺,但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的篾匠手艺不能丢。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把自己的手艺教明白,让这门手艺传下去。”韩先伦说道。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4141万获赞 196.5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