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支持中国经济持续修复?
11月15日,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表示,短期内应进一步加大稳增长的力度。
对于具体举措,袁海霞建议,有必要对居民发放一定的现金或者数字货币。考虑到当前的财政约束,可以考虑向一部分人群,比如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人群,以及低保人群发放补贴。与此同时,由于过去工业化中,农业对工业实行了反哺,因此可以考虑向农民和农村发放现金,启动需求,实现对内需的撬动。与此同时,可以在个税体系方面作出调整。一方面,可以下调整中档个税税率,激发4亿中等收入人群的内需。同时,研究建立个人和家庭申报相结合的所得税税制,给居民一定的选择权。
袁海霞表示,在启动消费需求的同时,基建这条稳增长的腿也不能丢。一方面,需保证在建项目合理运行,防止出现烂尾,提升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民生领域的短板,调整结构,向新基建、信息消费基础类的领域倾斜。
对于企业负债表修复,袁海霞表示,短期而言,政府部门应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通过降成本助力企业修复。中长期来讲,应给予企业休养生息的环境。一方面,财政的减税降费需长期坚持,另一方面,应提升企业家信心来稳定预期。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一定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这是未来地方政府化债过程中,构建长效机制所需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此外,袁海霞强调,经济修复还需要中长期机制的构建。一方面,应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央地事权责任划分上,部分支出责任可以上移。同时,推进省以下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基层减负。此外,应从一些债务合并监管口径控制债务增量,从债务结构优化、债务成本优化,以及政绩考核上整体考虑债务安全,构建债务管理长效机制。最后,应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促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发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1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