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AIIC 2023)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AIIC 2023以“大变局:突围与新生”为主题,寻求创新发展策略和问题解决之道,诺奖得主、驻华大使、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产区及协会领导、商业领袖等共200+嘉宾带来重磅分享,共谋酒业未来发展大计。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作为商业领袖代表出席全体大会并发表演讲《白酒行业挑战与机遇》,着眼于行业三十多年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讲述白酒企业如何穿越艰难长周期,以及如何在新机遇窗口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白酒业激荡三十年:阶段性调整,持续性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名优白酒销售价格放开后,白酒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速。90年代中后期,一些企业家已洞察到中国白酒的潜在机遇和巨大商机,吴向东正是其中代表。这些企业家的入局伴随中国白酒业拉开了风云激荡的三十年。
白酒行业经历过许多阶段性调整,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金融风暴,2012年塑化剂风波和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2020年之后的三年疫情,但整体一直是向上发展的。
吴向东以一个长周期、宽视野的视角回顾了近三十年白酒行业的兴衰沉浮,他认为,“调整一段时间,发展一段时间,整体向上发展,是白酒业过去三十多年的基本规律。”
在强周期是强者愈强、弱者沾光,在弱周期则是创新者胜、不变则亡。从1996年开始学着卖白酒,到1998年创立金六福,再到2005年创办酒类连锁华致酒行,以及陆续收购珍酒、李渡、湘窖等一些有历史底蕴的地方酒厂,不难发现,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吴向东不断打破酒业创业边界,在传承坚守与创新突破中成功挑战整个白酒业态。
在谈到白酒业的战略意义时,吴向东表示白酒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事实上,由于目前的粮食价格偏低,“粮贱伤农”,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一些农民甚至把土地撂荒。而白酒是粮食的“蓄水池”,余粮用来酿酒,起到调节粮价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民利益,保证种粮积极性。
吴向东讲述:“现在贵州的高粱四块多一斤,农民把边角余料的地都用上了,如果不是几家大酒厂收那么多高粱,那些地都荒废了,会非常可惜。”
新机遇窗口期:“三管齐下”发力,“两高两中”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酒行业的竞争伴随企业的成熟逐渐呈现精细化趋势。90年代,产品价格和产能供应在竞争中占据很大比重。随着行业逐步走向成熟,营销策略能够复制,产能保障能够满足,更加细节的维度,例如产品品质升级、品牌文化故事、产品结构划分、消费者深度培育等更加精细化维度的比拼所占权重逐步上升。
白酒企业都是熬出来的,如今的头部企业大都经历过困难时期。吴向东表示,“新的机遇窗口期来临,白酒行业的这次调整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高品质、价格适中的品牌白酒将迎来大的发展机会,我们要有一点耐心。”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之一。《2021新中产白皮书》显示,中国新中产家庭平均年龄为33.7岁,72%以上有大学学历。数据表明,中国人有很强的创富能力,同时有持续增长的消费力,已经从追求功能主义的消费,转变为追求品质和品牌的消费。
在吴向东看来,未来,白酒企业符合三个要素会发展得很好:一是品质要好,二是产量要大,三是要有品牌。珍酒李渡就是遵循这个规律在发展。
珍酒李渡由珍酒、李渡、湘窖及开口笑四大白酒品牌组成,产品覆盖酱香、兼香、浓香等主流香型,以“三个企业、四大品牌”为核心,构筑了三级增长引擎。
旗舰品牌珍酒拥有独特的品牌故事,可用“1234歌”总结,即中国白酒一号工程、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贵州三大酱香品牌、中国四大国宴白酒;知名品牌“国宝”李渡拥有全国发现时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作为地区领先品牌的湘窖及开口笑,是湖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具有浓香、兼香和酱香三种白酒香型生产能力的“一树三花型”企业。
一直以来,珍酒李渡持续践行高品质战略,积极提速产能建设。以珍酒为例,2023年下沙季,珍酒酿酒投产4万吨,优质基酒储备已达6.5万吨,稳居贵州酱酒企业产能规模前三。更深层次地看,产能、储能优势的积累,核心是服务于高品质战略,只有掌握生产和调整的主动权,才有底气不惧竞争、不惧周期,才能保证酒体品质的稳定。
“我认为老百姓还远远没有喝到又有品牌、又有质量的好酒,酒企应当‘树品牌、强品质、扩产能’三管齐下持续发力。”吴向东表示,未来珍酒李渡将继续贯彻“两高两中”战略,即保证产品高质量、优质基酒高库存,同时立足中高价位,保持中高增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举报/反馈

央广网

5076万获赞 453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