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深厚的班主任道出:从教20年,发现有天赋的通常是这2类同学

高考对学生来说是关乎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重要考试,高中阶段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刚进高中的学生通常成绩不错,信心满满,觉得即使考不上顶尖大学,也能进入不错的院校。

但随着高中生涯的走过,许多人意识到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实力并非人人具备。在多次考试中,许多人的野心逐渐缩小,开始满足于“只要能考上本科就好”。特别是在普通高中,这种情况更加普遍。这种目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本科录取名额有限,实力不足的学生只好选择专科。而当今社会,本科生数量庞大,这导致许多人误以为本科是常态,选择专科读书就会被贴上“差生”、“学渣”的标签。然而,2021年全国参加统考的1078万考生中,只有少数地区的本科录取率超过了73%。在一些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能上本科的学生甚至只有22%。

尽管高等教育得到普及,高校扩招,但每年的录取人数是有限的。报考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本科生。在这种学历“内卷”的情况下,本科生仍然是少数,需要同学们奋斗才能争取到这个身份。那些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只能无奈降低自己的目标。

另一方面,高中知识难度增加,教学方式也不同。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知识难度大幅提升,尤其是在高二阶段,数学和物理的难度更为突出。学生稍有懈怠或理解能力不足,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成绩会急剧下滑。因此,有老师说高二排名不下降就是进步。

另外,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学生为了更多选择权,倾向于选择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的难度很大,不擅长的学生只能不断调整自己的高考目标。

然而,在困难的环境下,也有一些同学能够勇敢向前。据一位老师表示,未来能成为“黑马”的同学通常有两类。

一名资深班主任深刻洞悉了高考的真相,经过20年的教学经验,他发现“有后劲”的学生通常分为两类。

首先是天生具备超强理解能力的学生。这些同学表现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似乎并不在意课堂内容,但却能快速领悟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习效率极高。他们能在高三重新调整学习重心后,给家长和老师带来惊喜。

其次是具备良好自制力、能为自己制订合理学习计划的学生。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高考比的是毅力和科学的复习方法。这些学生擅长于“积少成多”,虽然高一高二成绩可能平平,但在高三期间,凭借着他们制定的长期计划,能够迅速崛起,在高考中实现逆袭。

对学生而言,高一高二的铺垫至关重要。有许多学生误认为高一高二并不重要,只需在高三加倍努力就能考上理想大学,但这种想法并不适用于高中阶段。高中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如果在早期出现学习上的疏漏或不努力,就会难以跟上后期教学进度。

因此,家长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轻视或存在叛逆行为时,需要及时引导,帮助他们消化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避免在高三阶段知识掌握不牢,最终导致高考遗憾收场。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举报/反馈

二猪说教育

6万获赞 6622粉丝
关注我,每天分享精彩内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